云南祥云县扎实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助力脱贫致富

28.11.2016  13:35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宣传工作,搭建起抢救保护、弘扬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平台,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抢救与保护,使民族文化大放异彩,有力地推进当地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和民族文化建设。

为了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发展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服务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推动和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祥云的步伐。”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杨春平介绍道,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祥云文化部门对抢救保护、弘扬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年9月25日,由祥云县文体局、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祥云县米甸镇自羌朗村、米甸镇政府、在米甸菠萝村联合举办“彝族尝新节”,活动以波罗村“美丽乡村”县级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坚持全面弘扬“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广交四方朋友,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米甸经济”的宗旨,把波罗自然村打造成为米甸彝族特色旅游文化村寨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民间文艺的参与性,把米甸镇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现给远方的宾朋,把尝新节办成弘扬传统文化的盛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米甸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羌朗村位于祥云县米甸镇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尝新节”是自羌朗村彝族的传统农事节日,尝新节彝语俗称为“啋噷咗”,是吃新米的意思。在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个属龙日举行。如今,自羌朗彝族“尝新节”已经被祥云县人民政府列为祥云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尝新节”祭祀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祭神农,其次是祭农具。祭祀活动完成后,身着盛装的彝族妇女就自己家长势最好的稻穗采摘下来带到家门口,举行迎接谷神仪式,感谢上苍的恩赐。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据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米甸镇自羌朗村还设了非遗系列展示,有与农事有关的磨面、舂米,也有各种精美的彝族刺绣,更有最体现力量和技巧的秋千、射弩、陀螺、扭扁担等民间体育竞技。既有田园风味和彝族体育竞技特色,又增添了节日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吸引着周边村寨的彝族同胞的参与。

自羌朗彝族‘尝新节’以‘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文化发展的主导思路,按照‘以新的文化视角,全面把握文化的先进性、公益性、产业性和民族性’的方针,整个活动力求出新、出奇,突出亮点、突出特色,达到民族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杨春平坦言,秉承民族团结为龙头,民族特色为亮点,遵照“还节于民、还俗于民”的宗旨,把“尝新节”民俗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和扶贫攻坚战略相结合,依托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来最终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

为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尝新节”活动紧紧围绕“非遗成果、全民共享”的主题,把尝新节传统民俗仪式、民族歌蹈乐、语言、服饰、传统技艺、传统民族体育竞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进行充分展示,以“展示、交流、保护、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充分彰显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绚丽多姿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