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社区女民警的13本日记:十年艰辛路 真情暖民心
走访特殊群体,了解其困难情况 供图
日记,私人物品,记录着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难忘的点滴,大多数人的日记几乎都是些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的生活琐事。但翻开赵立红的日记,里面几乎没有她自己。现年46岁的赵立红,是昆明市五华公安分局华山东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女民警。2005年8月,她结束了20年的军队生涯,转业到了如今的工作岗位。十年民警路,她付出了数倍艰辛,却也收获了回报:2006年至2008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7年赵立红所在片区的警务室被昆明市公安局首次以个人名义命名为“赵立红警务室”,2009年被昆明市五华区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复转军人;2010年被授予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授予昆明市第二十二届劳动模范,2014年5月27日,赵立红荣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然而这些荣誉,在她的日记里却只字未提。
“尽快熟悉工作,不拖大家后腿”
从部队转业后,赵立红被安排到社区中队担任社区民警,当时赵立红已逾30岁,这是一个算不上年轻的年纪。2005年9月18日,20来岁的中队长看到赵立红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因常年军队生活锻炼出的敏锐和仔细,赵立红还是立刻捕捉到了中队长的这一情绪。“队长,有什么活尽管安排,我会尽快熟悉工作。”赵立红笑着说道,中队长半信半疑地抱出一摞台账,简单地交代了一下便匆忙离开了。“尽快熟悉工作,不拖大家后腿”,简单的几个字却透露出赵立红立志做好基层警务工作的决心。为了熟悉辖区环境,从所里到辖区的路,她每天都得走上好几十遍,现在,她甚至能知道辖区内树有几棵、花有几丛;为了进行人口调查和消防安全检查、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赵立红需要一户户地进行走访,刚开始时常遇到群众不信任、不理解而被拒之门外的情况,但赵立红从不放弃,一次敲不开门,就再敲,要了解群众,首先要让群众了解自己,拿出更大的诚意,让群众放心、让群众信任;为了摸清片区的基础数字、基本状况,赵立红常常超负荷工作,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节假日之分,在最短时间内一户不漏地走访片区一千多户居民;为了了解工作台账,赵立红连续几天都到资料室查阅以前的台账记录,边看边记,写满了整整两本笔记本;为了尽快熟悉法律法规、学习电脑操作,赵立红的休息时间几乎都花在了看法规和学习那本从新华书店买来的《无师自通学电脑》上,不懂的就问,不知道的就学,她说,对于新科技、新技术,所里的年轻人都是她的老师。赵立红的踏实、谦虚和认真,同事都看在眼里,不到三个月,赵立红已经完全掌握了社区民警的工作章程,成为了社区工作中的熟练手。
“9月18号到供电局领证”
2013年6月28日,是赵立红为数不多的能午休的日子之一,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警务室的安静。“赵警官,我家的米吃完了,我自己没办法买,你能帮帮我不?”初地巷的孤残老人周大妈说。华山所辖区的初地巷,居住着60多位昆明制粉厂退休的残障老人,他们大多身患残疾。长期以来,他们都是华山所重点帮扶的对象。接到电话后,赵立红立刻从办公桌前起身,甚至来不及整理微乱的头发,便驾驶着自己的车直奔粮油市场,为老人购买好了油、米,并亲自送到老人家中。考虑到残障老人购买油、米难,经过赵立红的不懈努力,批发商终于答应以低于批发价百分之五的价格供应初地巷残障居民米、面、油,并定期免费送货上门。
“9月18号到供电局领证”,寥寥数字,背后却是赵立红一个多月的艰辛付出。2013年8月初,家住圆通街附45号的92岁孤寡老人陈炳生由于电费问题与邻居发生矛盾,老人在邻居家搭的照明电线被邻居剪断,就在瞬间,老人的生活便只剩下一张床、一张小桌子的5平方米黑暗世界。焦急无助的老人立刻找到了赵立红,看着耄耋之年的老人眼中闪烁的泪水,赵立红立即到老人所居住的小区开展工作,通过与邻居的多次协商,取得了老人邻居的谅解并同意恢复剪断的电线,却不愿再为老人支付电费。赵立红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供电局,向工作人员说明老人的情况。虽然一次次地被拒绝,但她依旧坚持,终于,她的这份恒心、诚心与爱心打动了工作人员,特批免收老人的电费。当赵立红把这个好消息告知老人时,他流下了眼泪,用颤抖的双手向赵立红竖起了大拇指。
2014年3月14日,盲人李大妈给赵立红打来了电话,说有要紧事希望赵警官到家里来一趟。赵立红以为是李大妈因为寒冷的天气又犯了风湿,立马在附近的药店买了药,赶到了李大妈家中。赶到之后,赵立红看到躺在床上的李大妈,便焦急地询问:“风湿又犯啦?”李大妈却拉过她的手,递上了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写着数字的小纸片。“我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想请赵警官帮我去银行查查账,家里的子女我都不信任,我就信你。”李大妈缓缓地说。
赵立红用爱心、耐心和诚心对待辖区内的残障老人,以心换心,与老人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只要遇到来社区进行常规巡查的赵立红,70多岁的聋哑人苏奶奶一定会拉住她的手不放,在手心不厌其烦地写下对赵警官的感激和问候,临别时一定要给赵立红一个拥抱;小区口卖香烛纸钱的马奶奶,每逢向她打听赵警官情况的来人,一定要向他们说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好福气,除了三个女儿,还有赵警官这个‘老四’!”而在警务室旁摆摊做零食生意的小孙,更是亲切地称呼赵立红为“姑妈”;曾经的吸毒人员小王说,吸毒就像是一个抹不掉的丑陋疤痕,是人生的污点,刚从戒毒所出来的时候,周围的群众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即使他想要洗心革面,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也好几次想要放弃自己,再次吸毒。但多亏赵警官无时无刻的关心和开导,给自己和周围的群众都做思想工作,慢慢地转变周围群众的观念,也树立了自己重新做人的决心,赵警官是他新人生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正是这样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赵立红与群众警民一家亲的涓涓细流。
编辑:合宇聪责任编辑:合宇聪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