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文成研究员应邀在清华大学经济史论坛发表演讲

09.06.2017  10:42

  2017年6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局副局长(挂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货币史专家王文成教授做客清华经济史论坛,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史上的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的演讲。清华大学龙登高教授主持了本次演讲。王文成教授从事中国古代的货币问题研究多年,本次演讲在对宋以降白银发展历史回溯梳理的基础上,主要就“白银货币化”和“货币白银化”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王教授认为,“白银货币化”即指作为商品的白银,由商品变成货币的过程。而“货币白银化”指白银在货币体系中成为主要货币,发挥基准定价作用,或建立单一银本位制的过程。二者在白银与货币关系史上,是首尾相连、前后交替的两个阶段。白银货币化,是在宋金钱楮并用条件下,白银的社会角色从商品成为货币的过程。“在白银货币化初步实现之时,孕育着货币白银化的开端。”宋金时期银、钱、楮三种货币的关系,“为元代乃至明代货币白银化奠定了基础,预示着未来货币流通格局发展的方向。”(王文成:《宋代白银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340页)

  

 

  北宋时期已经形成了华北、川蜀、东南等相对成熟的区域市场。区域市场之间,以及北宋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跨区跨界批量贸易。铜铁钱价值小、重量大,北宋御前侍卫(大力士)所能搬运的铜钱也不超过4-5万钱。贱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这类市场的需要,市场需要新的货币。宋金时期白银产量、存在数额已十分可观,北宋末年开封府库中的存银量已达到数亿两。于是,在宋人发明纸币解决区域市场内部批量贸易中的货币问题后,开始用银解决跨区、跨界批量贸易中的货币问题。白银在参与折博、兑便、上供、籴买、回货及跨区批量贸易中,长期、广泛与铜钱和其他商品开展价值比较和互换,至迟在南宋初年,白银已经发挥了总计价值、讨价还价、计价标准、兑银计值等价值尺度的职能,成为实现商品交易的媒介,与铜钱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官方兑换价——“省则”,完成了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变。

  两宋时期,辽、北宋、金、蒙元在长城内外及黄河流域兴替,空间上形成叠压关系。这种叠压关系中,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前后连贯,延续性推进。与南宋同时存在于黄河流域、地跨长城内外的金朝,继承了北宋白银货币化的成果,形成了稳定的银钱兑换关系,并实现了白银货币化。承安年间以后,进入了货币白银化阶段。金朝在旧例五十两银锭之外,铸行承安宝货,增发小钞。交钞、铜钱、宝货、小钞并用,货币混乱,宝货盗铸,铜钱逃逸,大小钞贬值。官府开始限制铜钱流通,以宝货代钞本。在银进钱退的过程中,白银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全面提升,成为基准定价货币,甚至如金朝人所言:市场交易唯用见银。所面临的问题只是“畸零尤难”。[王文成:《金朝时期的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思想战线》2016(6)]

  蒙元时期市场空间扩展,重心北移,市场层级萎缩,远距离批量贸易、财赋转输以及“投下-斡脱-世侯”信用关系确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蒙元从所占领的金朝旧地,不仅继承纸币制度,而且延续发展宋金用银、强化银钞关系的举措。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汗位,统一辖区货币,行中统钞,全面确立“银钞相权”货币流通格局。纸币从铜钱的大额价值符号,变成以1两为标准、1厘为起点的小面额纸币。以纸币等分白银,作为白银的价值符号在市场上流通。货币体系以银两为标准,金、银、钱、钞等值对应。平宋之后,“银钞相权”推广到南宋旧地,制定实施《至元钞法条画》,发行至元钞后,货币体系进一步完善,银钞相权通行元朝全境。中国历史上货币体系成为基于银两重量单位,用纸币按两、钱、分、厘等分银两价值的货币体系。白银在全国货币体系中,成为主要货币,货币白银化初步实现。

  元朝中后期的市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货币问题主要是钞本银不在官、伪钞问题、民间自铸钱以及零钞问题。元朝中后期“银钞相权”货币流通格局业已向“银钱并用”过渡。元末官、民铸钱,白银流通,纸币崩溃。洪武初年恢复铸行铜钱。洪武八年(1375)造大明宝钞,禁以金银物货交易,洪武二十七年(1394)禁铜钱。纸币延续了元末情况,进一步失去价值基准和价值保障,仅仅依靠帝王权威和官府权力强制流通。明朝最终于宣德十年(1435)弛用钱之禁,次年弛用银之禁,铜钱和白银一起恢复流通,纸币全面崩溃。正如彭信威先生所言:弘治以后,宝钞在货币经济上,已没有任何意义,人民在日常生活方面,所支付的是银和铜钱,钞票早已不用了。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好像是一种银钱“两本位制”。一条鞭法改革中采用了“两本位制”中的银标准,在推进财政货币化、白银化的同时,扩大了银标准的用途、影响,扩大了货币白银化取得的成果。

  明清时期国内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外国银元大量输入。明清官府在如何处理银钱两种货币的关系上,采取了多种措施,收到了不同的效果。清末中国开始从银两标准向银元标准转变,尝试建立银元本位。宣统二年(1910)的《币制则例》规定以银为本位,以圆为单位。民国三年(1914)的《国币条例》,从制度上做出了更为完备的规定,但市场上“两、圆”并用,银铜辅币的价值随市场波动,健全的银元本位仍未建立。民国二十二年(1933)废两改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为“元”,但民国二十四年(1935)尚未及全面贯彻,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宣布法币与英镑挂钩,白银与货币体系脱钩。

  讲座最后,王教授就整体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白银货币化从商品银开始,到白银成为货币结束,其结果是白银加入到货币体系中来,成为多元货币体系的一员。由此也引发了货币体系的标准问题:是继续保持铜钱标准,还是采用新的银两标准?货币白银化随之展开。金元时期的货币体系逐步确立了银两的基准定价地位,货币白银化第一阶段完成。而货币体系从银钱“两本位”,向单一银元标准的转化,则始于外国银元的输入。清末民国初年建立了相应的制度,货币白银化第二阶段(银元化)初步实现。但直到国民政府宣布白银与法币脱钩,单一银本位制度在中国仍未完全变成现实。从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的历史还意味着,历史货币逻辑上存在单一货币、基准货币和多元货币等多种形态。货币的单质性、统一性与币材的关系,货币单质性、统一性与市场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动态发展,是中国货币史、货币体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值得大家不断深入探索。

  注:引用注明出处,王文成《中国经济史上的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清华经济史论坛2017年6月6日。

  (整理:王正华,清华大学研究生)

  (转载自清华经济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