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生活空间不应只是“推拿”
江苏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区域,一段几十米长的盲道被上百辆自行车、电动车占据 记者李响/摄
为了方便盲人出行,一座用盲文“书写”站点的不锈钢公交站牌,近日在北京西直门公交站悄然建成,这是北京的首个盲文公交站牌。
我国有全世界最大的盲人群体,2014年的数据是500万,这还不包括数以千万计的视力残疾人士。在当代社会,为残疾和弱势群体提供基础设施,既是对他们生存生活权利的尊重,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中国多地已经建立起语音红绿灯、盲文公交站、盲人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北京等地也允许盲人带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如果北京盲文公交站牌能够长期批量存在,盲人的生活半径应当会大幅扩大。
在众多帮扶设施之下,盲人群体理应能获得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然而,普通人感觉到的现实是,除了隐藏巷中和居民楼的盲人按摩店,庞大的盲人群体近乎“不存在”。他们似乎生存在不同于普通人的另一个世界之中,中间隔着厚厚的一堵墙。
现代城市交通和生活娱乐环境日益复杂,盲人相对欠缺的行动能力使其难以适应城市滚滚人流车流。如果没有十分完善的导盲设施,盲人的出行成本和风险会倍增。
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似乎只是将盲人设施看成“必须有”的形象工程,依靠图纸和不切实际的设计制定蓝图,只管开工建设,不管建在哪儿、怎么维护、谁来维护。导盲设施被占、废弃等各种乱象由是不止。
新华社记者去年“国际盲人节”前夕对北京60条盲道进行调查,结果是,全部不具备盲人通行的条件。记者采访的盲人当中,每位盲人都至少能罗列10次以上受伤经历。且不说断头盲道,机动车、自行车、斜拉电线、绿化带等均成“拦路虎”。
除盲道之外,许多城市街头红绿灯的音响设备没有几个月就荒废;盲文公交站牌就在孤零零的几个站台充当“示范工程”,且老旧不堪难以触摸辨别;全国导盲犬的数量仅百只,远比大熊猫还“珍稀”……
在“行路难”面前,盲人群体只能不断缩小自己的活动空间,最后变成电影《推拿》中一样,活动范围只是按摩诊所和家中、宿舍。需要明确的是,千万视力残疾人士“凭空消失”,是对导盲设施的不信任,也是一次对政府公共服务不满的行为表达。
政府在设置导盲设施之前,顶层设计和法律法规还需继续细化。我国已出台《残疾人保障法》等50多部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及100余部专门性法规,但其中的监管标准和问责机制还不明确。
如果没有可操作的指标和要求,再多的法律法规和导盲设施都会“烂尾”。市政、交管、环卫等多头管理造成责任扩散,袖手旁观就会成为大部分政府部门面对不明责任时的第一态度。
“攻城容易守城难”,西直门公交站台设立盲文站牌仅仅是第一步,其后是否会落得个“惨淡收场”算是对北京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考验。
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志愿者提供福利帮助时还需克服“想当然”的冲动,应站在盲人的角度,否则“供需不对等”,好心容易办了坏事。带盲人去景区“看风景”这样的“好事”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公交站牌上的盲文给盲人指明多彩世界的方向,也指明政府公共服务的方向。虽然要在全社会实现助盲仍然路漫漫其修远,但仍需要政府和民众上下求索,让盲人的生活从家庭和按摩诊所向外延伸。(陈俊松)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