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应适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
无独有偶,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近日称,“给予中国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是,应适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当前再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已无意义。”
盛松成是在出席由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第一财经研究院、《比较》杂志共同举办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读书研讨会时作上述表示的。
此外,尽管名义利率几度下调,但有人指出实际贷款利率并未下降。对此,盛松成表示:“降息配合降准既能增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又能增加实际货币供给,长远看更有利于稳增长。”
应适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
对于央行推出大额存单,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李奇霖分析称:“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管理工具,其推出意味着银行负债端自主定价能力增强,下一步是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实现利率市场化。”
盛松成则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我相信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放开将为时不远。”
其实,这从最近一次降息及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的银行表现便可见端倪。
人民银行5月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对称降息25个基点,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然而,降息及扩大存款利率上限决定正式实施以后,截至5月26日的数据显示,主要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并未一浮到顶,上浮幅度在0~30%左右;半数以上的城商行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在20%~40%之间;少数城商行的部分种类存款利率上浮40%以上,如盛京银行两年期以内的定期存款。
可见,正如盛松成所述,“当前再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已无意义”。
盛松成也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同时面临着有利和不利因素。就积极面而言,当前中国经济增速较之前有所放缓,CPI持续回落,通胀压力明显减轻,有助于降低市场利率波动,防止出现恶性(揽储)竞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较好时机。
就不利因素来看,当前信贷风险上升,不良贷款增加,存贷款利差缩小,银行利润增速下降,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面临考验。
盛松成介绍,据存贷款综合抽样统计,2015年3月末,金融机构存量存贷款利差比去年同期缩小0.3个百分点。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比去年同期高0.35个百分点。受存贷利差缩小、信贷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银行盈利水平下降。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65%,比2013年下降4.83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仅为3.73%。
降息配合降准稳定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尽管近期央行降准、降息,但实际利率仍然高企,市场对于再度降息的呼声渐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近期更是指出,当前实际利率已经升至2008年来最高点,对工业企业形成了进一步压力。
张承惠表示:“过去6个月央行三次降息,但是目前实际利率水平已经飙升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在实际利率水平上升的情况下,对工业企业形成了进一步压力。”就具体数据来看,张承惠指出:“今年一季度工业利润是下降了2.7%,全行业的利率水平约1.25万亿。如果说按照平均贷款利率6.58%来计算,企业大概今年需要支付5万亿的利息,按实际利率水平来算恐怕要达到8万亿,而2014年全年的供应企业利润还不到6.5万亿,这对企业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摩根大通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近日预计,“如果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没有明显改善,未来两月可能会有25个基点的基准利率下调。此外,我们在预测中新增了一轮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间可能在三季度初。”
而盛松成在研讨会上指出,4月降准的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较高的超储率或是抑制降准效果的主因。“超额准备金率提高,将抵消降准对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的影响。而通过降息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刺激融资需求,可能使降准真正起到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的作用。”
4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超储率为3.3%,比上月末提高1个百分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宽裕。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萎缩、银行出现“惜贷”倾向的背景下,降准的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盛松成称,降息配合降准既能增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又能增加实际货币供给,长远看更有利于稳增长。他强调,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全社会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实际利率较高是制约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