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市域治理治在基层
住在盘龙区,假如你是个孩子,这里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社区互助志愿项目;假如你是个大学生,你将有机会加入盘龙区“院校基层法治共建”项目,跟随优秀法官观摩学习,参与基层诉源治理;假如你在政府职能部门,你还可以参与各级职能部门、党群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中的最小单元。
市域社会治理是个大概念,盘龙区将其“化整为零”,具体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楼栋,甚至每一个个人身上,让市域社会治理的触角深深地扎进最基层。
整合法治资源
首创“院校基层法治共建”机制
法院在化解矛盾纠纷、基层社会治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矛盾中,寻求新的解纷路径,推进具有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是摆在所有基层法院面前的一个难题。为进一步完善盘龙区基层法治和社会治理体系,有效解决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盘龙区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纠纷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2019年11月开始,盘龙区法院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法学院反复磋商、充分论证,决定建立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院校基层法治共建机制。该机制中,多家在昆高等院校、基层组织、企事业、公共服务单位等整合法治资源,参与基层法治建设。据悉,该机制在全国尚属首创。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院校基层法治共建基地”于今年7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后,先后在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小坝社区、昆明市延安医院等地设置6个工作站,采用“一官一师N学生”的模式,发挥高校和法院各自特长,分别选派优秀法官和法学教师作为法治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法治志愿者活动;法院为各高校学生提供审判案例及数据,提供实训岗位、庭审观摩、法治进校园等资源;优秀法官团队与各高校教师团队配合,共同就涉及社会基层治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共同研究,各共建单位在环保、金融、医疗、物业等多方面为盘龙区社会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基层法治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志愿服务深耕基层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盘龙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组充分履行职能,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资源统筹、载体创新、机制健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有力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的提升。
近几年,盘龙全区3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以“幸福民生、精准服务”品牌为统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志愿者服务品牌。据统计,全区共有志愿服务品牌活动100余个。
盘龙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免费法律咨询、免费快递、母爱十平方、便民伞、医药箱等27项便民志愿服务。
金沙社区的志愿者每完成一个志愿“任务”都会得到相应的积分“金豆”,社区定期组织辖区爱心企业为持有“金豆”的志愿者兑换小礼品和餐饮、汽修等服务,实现爱心的“零存整取”;东庄社区的“微积分”项目以“微积分”的形式将社区志愿者服务内容记录在册,并通过有偿方式兑换积分。这样的方式让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居民获得更多尊重,产生更多的荣誉感,进而吸引更多的居民投身到互帮互助的行列,让社区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此外,还有联盟街道小坝社区的“小红伞”爱心服务队,专门针对社区里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提供卫生清扫、心理疏导、理发等服务;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的“田园互助园”项目,统筹协调同住一个楼院的未成年人家庭形成互助园,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特殊孩子、贫困家庭孩子开展关爱活动。
盘龙区各级职能部门、党群组织也依托各自的职能和平台,开展文化惠民、法制宣讲、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通过这些志愿服务项目,盘龙区营造出更加和谐温暖的社区氛围,城市的文明水平也得以提高。(昆明日报 记者辛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