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民的春节是这样的 团团圆圆过大年
金鸡一唱千门晓,红梅数点万家春。
二环外的爆竹声一早就响起来了,伴着雄鸡打鸣,年味十足。
27日是大年三十,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的团聚,很多人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洒扫尘除、置办年货、向高寿有福者求一副对联、为父母买身新装……而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火车站及各大汽车客运站,仍有归乡者带着焦急又欣喜的表情,一个个提着大包小包走向出站口,赶着回家团圆。
“常回家看看”为新年鼓足干劲
媒体从业者赵晓笛:工作再拼也要回家陪爸妈
当赵晓笛在火车南站外看见等候多时的父亲时,她没忍住眼泪。“呀,呈贡的风真大。”她这样对看见她流泪的父亲解释。“我妈当时就站在旁边,责怪我怎么没多穿点。还嫌我买了好多特产,像是他们没去过长沙似的。”
年三十下午3点,在坐了5个多小时的高铁之后,赵晓笛回到了昆明。这个从事媒体行业的28岁姑娘已经2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在外面工作压力挺大,总是担心自己走得不够快、不够远,几乎都是开足马力前进的状态,大家都戏称我是工作狂。两年没回家过年,都在单位值班,看见妈妈发的朋友圈,说一大家子人都聚齐了,就差笛子的时候,我心里觉着特别对不起她。工作再重要,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了,过年这种特别的日子还是应该回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又长一岁,赵晓笛突然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真情、亲情,是支持自己不断拼搏的前进动力。
22岁时,赵晓笛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一毕业就留在当地一家媒体。“能留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湖南的媒体环境相对要好,竞争也激烈。每天都很忙,但这是我喜欢的路子,我想为自己拼一个将来。”也因此,赵晓笛留给父母、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在高铁上的时候,我打开我跟我爸妈的微信聊天记录,发现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发点鸡汤文给我,或者发关于长沙天气变化的新闻链接给我,提醒我加衣、按时吃饭等,但我回复得很少,忙的时候,他们的微信就淹没在各种信息中,被我当做缓存处理信息。”
这是赵晓笛第一次乘坐高铁从长沙回昆明,此前,她都是坐飞机。“我家2014年就搬到呈贡了,相比机场,火车南站要离家更近。原本我还担心高铁票不好买,但我只是提前十天居然也买到了票,不到500元,比机票便宜太多。”
而选择乘坐高铁回家的她,也揣着自己的私心,“就想先探探路,研究下一路上都会经过哪些有意思的站点,等回程的时候带爸妈去玩一玩。大概会选择贵阳或者安顺。”赵晓笛说,高铁开通后,常回家看看,或者让爸妈常去长沙看看就不是很麻烦了。或者一家人在贵阳、安顺等其他高铁中间站点相聚,顺带旅游,一个周末就可以搞定。
重真情也尚大义
警察江永宁:41年从未正点吃过团圆饭
“对不起,我是警察。我们今年又要提前过年了。”59岁的警察江永宁家在腊月二十九就吃团圆饭了。有41年警龄的他,从18岁干警察开始,家里的团圆饭就从未“正点”过。为此,他对家人感到十分抱歉。
江永宁所在的晋宁县公安局管辖范围里有盘龙寺,是云南宗教圣地之一,每到大年三十夜里就会人山人海,而这个时候,保障大家的安全,就得靠人民警察。
昨日下午5点左右,吃完盒饭的江永宁穿好制服,带上装备,出发去盘龙寺,一站便是八九个小时,夜里,山上格外寒冷,但不能有一丝松懈。人群拥挤,他还必须带着“火眼金睛”,警惕趁乱作案的小偷,还要及时疏导拥堵的人群。
“从我记事起,团圆饭对于我们来说,从来都是提前或者推后。”江永宁的女儿说,从小时候的哭闹,到现在的理解和心疼,再到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团圆”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有着特别的含义,坚守,是为了别人更多的团圆。
这或许是江永宁在山上值守的最后一个春节。“ 再值守一年,我就退休了,我也从警察叔叔变成警察爷爷了。虽然这些年来,一直没过上一个完整的春节,但每当过年的时候,看见一家一户携家带口高高兴兴、喜气洋洋上山的时候,就觉着太值了,自己守护的是一个个家庭在春节期间的平安喜乐。”江永宁说。
每年春节,对于广大民警来说,“年”这个字眼儿,更多的是忙碌和坚守,为了千家万户的平安祥和,他们牺牲自家的小团圆,守护各家各户的大团圆。
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
电力工程师李武:14小时颠簸换来40小时团聚
经历了汽车—火车—汽车近14个小时的车程颠簸,27岁的李武终于在大年三十前回到了家乡晋宁,而从回到家的时候,他心里就开始了默默地倒计时,40个小时,就是他能和家人团聚的时间。
“山区里的电力工程建设,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李武的父亲李华林先为风尘仆仆的儿子接过了行李,接着迎接他的是一碗母亲熬了一天的鸡汤,而父母尽管一早就知道和儿子团聚的时间很有限,却没有丝毫责怪儿子的意思,一家人都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时间。
“我明天和父母一起去置办年货,给妈妈买身新衣服,陪爸爸好好喝口酒。”李武已经计划好大年三十怎么过,要整整40个小时都和父母待在一起,他从事着电力工程的职业,现在工程队在丽江的山区里,由于工程紧、任务重,作为工程师的他只能和同事轮流回家,减去路上的时间,留给他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只有一天多一点。
问起这样短暂的团圆会不会很遗憾,李武一家人一句“很知足”却令人感动,虽然团圆的时间很短暂,但是父母看到儿子能够有出息又有责任心很欣慰,儿子看到父母健康也安心,这也是团圆的内涵所在。记者李双双 江雨珂报道
相关
年夜饭在家吃更有味儿
一桌年夜饭,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古老传统的习俗。
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不仅是团圆的图腾,更是幸福的象征。近年来,尽管有不少家庭选择在饭店吃年夜饭,但更多的人家更喜欢在家里准备一桌年夜饭,虽然忙碌,但心情舒坦,烧出一道道可口的菜肴,等待着游子归家,亲人到访。
俗话说,“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漂泊在外的人甩开步子紧赶慢赶,赶的也是那一桌冒着腾腾热气、散发着家的味道的团圆饭。
早在春节前两天,市民叶女士家里的冰箱就塞得满满的。叶女士喜欢做菜,为了给家人做出一顿最美味的年夜饭,选用的食材也必须是精挑细选的,她特地从城里回到乡下的老家,购买了猪肉和部分蔬菜,又托人从会泽买回了羊肉。
“大年三十,妹妹一家也在我这里吃饭,两家人一起过年,更热闹了。”昨晚,叶女士做了12道菜,往年亦如此。每一道菜均寄予了诸多美好的愿望,只为讨个来年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在这12道菜中,除了大菜、冷盘、热炒、点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长菜和豆腐圆子了,这是叶女士家年夜饭中每年必备的两道菜,一道寓意长长久久,一道寓意团团圆圆。
春节前,叶女士一家搬了新家,还特意把餐桌换成了大圆桌,为的就是能坐下更多的人。在她看来,吃年夜饭的时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蕴含着一种团圆的情结,在于亲人间情感的交流。
一边吃自己动手做的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在简单中升起过年的热闹气氛,幸福的味道全在其中。
“年”的味道,某种意义上就是家的味道。在昆明做生意近10年,每年临近过年,回家都是陈女士一家不变的行程。
一直以来,家里的年夜饭都是陈女士一手张罗的,往年,陈女士会提前几天回家,打扫、购买食材,因为全家老老少少16口人要聚到陈女士家吃年夜饭。“我们是个大家族,每年过年都很热闹,要准备两桌菜才够吃。”陈女士说。但今年,她家冷清了不少,因为工作原因,两个姐姐家不能回老家过年,吃饭的人就只有他们一家五口。
虽然人减少了,但在准备年夜饭上,陈女士可一点也不含糊。她做了十几个菜品,酸菜鱼、清炖鸡、八宝饭、牛肉……还有一些豆腐圆子。
“到饭店吃年夜饭,尽管很丰富,也很有排场,还省时省力,但吃完一抹嘴,过后很难有什么回味。”陈女士说,自己在家做年夜饭,一道菜名的背后,饱含着对长辈的祝福、对晚辈的希冀。
记者 蔡靖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