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随迁子女在昆享公平待遇
考完试,放假了。回到老家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补木村委会坡上村的荣雨轩,又当上了“体操小老师”。闲暇之余,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围着她,希望能获得一字马、倒立的“秘籍”。
荣雨轩是五华区西坝小学二年级(2)班的学生,自从被选入学校的体操运动队后,老家的孩子都十分羡慕和崇拜她。
在昆明主城区,有许许多多像荣雨轩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要符合条件,便能100%享受公费学位,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想给孩子更好的环境
2015年3月,荣雨轩的父母选择来昆明打工和生活,只有一个目的:想把老家的两个孩子带上来,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2017年,荣雨轩的哥哥就读于五华区新闻路小学。一年后,荣雨轩就读于五华区西坝小学。孩子们上学有着落,作为父亲的荣泽良悬着的心也落下了。
西坝小学是五华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窗口示范学校,学生全部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培养孩子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学校引入了武术、游泳、体操等特色项目,在学生中普及,并从中挑选优秀苗子。经过选拔,荣雨轩从200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坝小学体操运动队的11名队员之一。
体操对荣雨轩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学校和训练、比赛场上。
“你在外面读书,学了些什么呢?”回到老家后,小伙伴们经常在一起聊天。这时,荣雨轩突然劈了个一字马,使村里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知道荣雨轩身怀绝技后,不少孩子都来向她讨教。她说:“我很乐意向小伙伴分享我学到的东西。”
看到这一幕,荣泽良笑了。同他一样,大观小学王韵涵的父亲也笑了。
“作为外来户,能和昆明的孩子一样,享受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我很满足。”王韵涵的父亲高兴地说:“现在政策好了,不然像我们这样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大多只能上民办学校。”
像荣雨轩、王韵涵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昆明还有很多。
对于这些孩子,2014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试行)》(昆政办〔2014〕26号),2018年起,昆明主城区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面实行网上预登记,符合条件的外来娃优先安排在公办学校,公办学校学位不够的,安排到政府购买了学位的民办学校就读,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享受公费学位。
用爱诠释有温度的教育
虽然每个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在昆明市主城区获得公费学位,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满意孩子分配到的学校,老家在玉溪市江川区的胡文海就是其中之一。
一年前女儿李旻蔚被分配到官渡区福德中心学校。当看到学校的第一眼,胡文海就有了为孩子转学的念头:“这是一个城中村学校。”
在父母眼中,李旻蔚总是比其他孩子“慢半拍”,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果然,第一次测验,她语文考了85分、数学考了89分,在班上处于中下水平。这更坚定了胡文海为孩子换学校的想法,但班主任的关爱却让他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次晚上10点30分,准备睡觉的胡文海接到了班主任何万的电话。电话的内容是何老师觉得李旻蔚掌握的词汇量不多,想告诉家长买哪些阅读书帮助孩子学习。
一个半小时的通话中,胡文海在电话中隐约听到婴儿哭声,但他清晰地听到,何万轻轻地和家人说:“来哄一下孩子,我这里有事。”
胡文海得知,班主任家的孩子只有9个月大。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还没有花费在李旻蔚身上的多。胡文海说:“真的令我感动,有这样一位负责和用心的老师,我还用给孩子转学吗?”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存在一个普遍的共性,就是缺乏自信心,因此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
西坝小学二年级(2)班班主任苏雨,从来不叫学生姓名的全称,“雨轩”“小荣”“杰杰”,亲切的称呼容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学生们也会亲切地称呼她“苏苏”。在问及今后的梦想时,有的学生却不敢想,西坝小学四年级(1)班班主任赵光慧,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如好好做作业、多阅读书籍等,一步一步,让孩子变得敢想。
和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水果,通过奖励形式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学习用具,把家里的衣服带来给衣服单薄的孩子穿……教师们用各种方式,温暖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并不是一句空话。
新闻路小学五年级(1)班的尹秋苗今年评上了昆明市三好学生;西坝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高宇也获得了昆明市三好学生、武术长拳一段位武术证,练体操的三年级(2)班学生张杰获得过1枚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福德中心学校五年级(5)班学生姚艺,曾在“童心共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少年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展演中荣获金奖……
福德中心学校德育主任张刚曾做过一份统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艺术展演、足球活动等各式各样的项目,学校几乎所有学生都登过台、比过赛或表演过节目。
福德中心学校有83.7%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校长王蜃淋说:“教育不能贴标签,我们的教育观念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读好书、做好人。”
让每个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好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官渡区是昆明主城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多的区,外来娃的占比达一年级新生预登记总数的70%,为了让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获得公费学位,官渡区想尽各种办法,通过新建学校、向民办学校购买公费学位等举措,扩班100余个,逐步解决教育资源总量与入学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
2019年昆明主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预登记6万余人,较2018年增加了3399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预登记3万余人,占比达53%,数量超过了本地孩子。今年,将有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昆明获得公费学位。(昆明日报 记者蔡晓磊 杨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