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在昆明成功举办
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云南省科技厅归口管理,云南农业大学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东盟国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于2015年6月11日至6月30日在昆明成功举办。来自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6个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的2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云南省科技厅赵志武副厅长、云南农业大学唐滢副校长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赵志武副厅长代表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此次国际培训班是科技部、科技厅为推动中国与各友好国家农业科技合作交流而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有实力、有特色的农业高校,希望学员们珍惜机会,充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深入了解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为促进中国与各国友谊作出积极的贡献。
唐滢副校长代表学校感谢科技部和科技厅的信任,对参训各国的学员们表示欢迎,并表示云南农业大学将倾全校之力严格按照科技部和科技厅的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并以此培训为契机,促进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
培训班于6月30日举办了结业典礼。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综合与计划处乐佳副处长代表科技部在结业典礼上致辞。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学员们表示本次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实用,培训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组织管理高效有序,培训效果显著。菲律宾学员发表了学习感言,她说这次培训班提高了东盟国家学员在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控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大家一定会把在培训班课堂上以及实践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带回自己的国家,分享给同事。
赵志武副厅长出席“东盟国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
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开班典礼
此次培训班历时20天,云南农业大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发动师资力量,精心组织各项培训环节,采取专题讲座、实验课程、现场教学和实习考察等方式,安排了《番茄栽培育种与病虫害防治》、《土传病害与多样性种植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持续控制》、《植物营养管理与病虫害的防控》、《农田杂草防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提高农药使用效率的农业机械的应用》等14门专题讲座和《植物病原体真菌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水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技术》、《东盟国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症状识别》及《东盟国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病原诊断》等实验室操作课程。期间,培训班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为各位学员作了题为《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虫害》的专题讲座,讲授了中国在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使各位学员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培训班还安排云南沛淼经贸有限公司代表作了《植保技术发展与化学防治现状》的讲座,并为学员们展示了病虫害防控的相关产品。同时,为了把教学和宣传云南文化魅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培训班组织各位学员到云南农业大学的农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弥勒、建水、玉溪等地的农业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和实习考察,使大家学以致用,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实验课程(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学员们考察建水石榴园
学员们参观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东盟国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结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