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补贴造出O2O“死亡名单”

29.10.2015  15:26

  如果说前两年是O2O创业的爆发期,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开始则进入了“退烧”期,O2O行业“死亡名单”越来越长。记者留意到,以高频低价切向低频高价、以“免费”先圈用户,是很长一段时间里O2O企业的普遍做法。今年,在大环境的变化和资本市场趋冷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蜂拥而上的O2O创业被迫“降温”,洗车、家教和外卖等多个O2O领域,都出现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或是战略问题停止运营的案例。

  那么,“虚火”退却中如何理性看待O2O创业?

  商业模式与1%成功率

  近期,多家O2O企业出现停止运营或业务调整。洗车平台e洗车暂停运营上门业务,转向开发2B业务;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已经停止运营;区域性O2O外卖平台叫个外卖转型做线下餐饮连锁店。这暴露了制约O2O发展的瓶颈之一,线下服务能力跟不上快速扩张的速度。“大部分的公司是不幸的。”KKR亚洲区执行董事赵福近期接受记者专访时直言,创业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量的O2O企业最终会死掉。“寒冬”之下更要认识到所谓的风口,只是行业发展跟技术发展交叉在某个时间点促成了机会,有机会不等于能做成,成功的概率或许仅有1%。

  赵福认为,很多项目的商业模式本身有问题。对平台来说,通过补贴用户、交易额可能在短期内有高速增长,实际这些被扭曲了的数据并无意义。

  O2O创业长远仍有机会

  O2O到底是什么?企鹅智酷在其报告中概括成了三项:一,需求明确,用户、商户都有需求;二,流通顺畅,实物或服务均可上门;三,质量可控,购买前可预期,购买后可追踪。记者留意到,随阶段变化,目前影响O2O创业成败有多个关键因素:大前提是进入时机。其他还包括,跟风创业不能解决痛点且自身模式无法形成壁垒;疯狂补贴,某种程度上是繁荣假象;高频切低频的可行性;平台与服务人员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并不牢固等。

  尽管如此,短期走势不好不代表长远看O2O创业再没机会,仍有出现滴滴快的这样佼佼者级别的机会,只是要更加体现创新。

  O2O分析师、亿欧网联合创始人黄渊普分析称,每一个公司都会从战略高度判断发展的轻重缓急。小平台如果想独立杀出重围,“需要干的是另外一回事,有全新的模式和产品思路”。

  哪些O2O服务适合以高频切低频?最好满足两点,黄渊普说,一是产品+服务能够相对标准化;二是规模经济能快速起来。

   资本寒冬引出更多思考

  日前,天使汇CEO兰宁羽表示,资本“寒冬”其实是创业者“创业的最好时机”,因为会迫使企业发展回归本质,而过度的资本关注并不利于创业发展。

  e家洁CEO云涛则称,很多创业者在上一轮融资时考虑的现金流不是按照一年、两年这样去算,考虑的是过几个月就准备融下一轮。眼下,创业者有三个步骤要做,一是要把自己的账上现金算一下,砍去不必要的成本,准备好12个月到15个月的现金流;第二步,考虑不要去贴钱而是做平衡;第三步,就是重视客户体验。

  资本“寒冬”引出的思考题还包括,此前野蛮生长的O2O企业需要不同程度的面对失败后的遗留问题,比如如何善后员工和用户的权益。但针对这点,黄渊普接受记者采访时以“资本是无情的”作回应,企业倒闭或员工关系处理不善,不会影响资本方后续对某一领域的投资判断。

  他随即称,换个角度看,企业如考虑长远利益,发展遇到瓶颈时最好站在先员工后用户最后是投资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毕竟相比投资人,员工和用户是相对更弱势的群体。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