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留守儿童呈现逐年增加势头 如何呵护留守儿童?
日前,《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以下简称《白皮书》)在北京发布,通过对云南、广西、贵州、山东、河北、甘肃6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那么,云南的具体情况又如何呢?早在2007年,相关部门发布的《云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云南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21.34万人,占全省1247.5万0~7岁儿童的8.98%,并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势头。如何有效地呵护留守儿童已成为云南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现状
留守儿童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
由于近期省内暂没发布最新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记者选取了共青团昆明市委近期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项目来以点窥面。
位于昆明北部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属欠发达地区,是昆明市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净人口流出地。2013年底,团昆明市委就将关爱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的试点工作率先放到了该县马鹿塘中心小学。这里集中了全乡小学3年级及以上的全部学生共计624人,其中大部分学生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对该校学生展开的调查数据表明,由于父母打工地点比较远,回家的频率也比较低,一般在春节或家里有重大事情的时候才回家。这对绝大部分留守儿童而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打击,这给他们带来了痛苦、孤独、无助等消极的心理体验。
非常思念父母 自理能力强
就想念程度的调查结果来看,马鹿塘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中83.72%者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非常”二字,由此也分析出想念父母是留守儿童普遍的心态。
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这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又是如何实现自我管理的呢?从接受调查的4年级和5年级学生来看,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两者在零花钱数量方面差异不大,每人每天的零花钱大多在1元左右,不同于来自其他地方的调查研究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经济条件会比以前宽裕,加上出于愧疚和补偿的心理,父母会给留守儿童更多的零花钱”。
对此,调查分析认为:马鹿塘乡属于禄劝比较贫困的边远乡镇,经济水平整体较低;虽然外出打工家庭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是总体经济条件仍然不够宽裕。
父母不在身边,自理能力强也成为了云南农村留守儿童的共性。《云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有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承担烧火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也因此,有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流动儿童换地方继续“留守”
随着时代发展,眼下已经有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一同进城。然而令人伤感的是,有不少孩子进城后却依旧处于“留守”状态,只不过留守地从熟悉的农村老家换成了陌生城市的城郊接合部。
安宁市金方街道洛阳池社区地处城郊接合部,是一个老旧棚户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因房租便宜,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租住到了这里,不少父母也将自己的孩子从农村带到了这里。目前,该社区内有完小3所,就读学生924人,其中就有902人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不少父母的外出务工点较远,许多孩子就留守在社区内。“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都有4至5个孩子,还有一家有8个孩子,几乎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社区副书记张娜感慨地介绍,相比在农村老家还有长辈可关照,这些孩子更需要呵护。
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在异乡孤苦无依,这里的孩子意外伤害事故多发,孩子之间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等不良行为突出、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行动
关爱留守儿童 “燃亮号”公益项目获全国大奖
每个月有10天的时间,一辆被称为“燃亮号”的白色金杯牌旅行车,载着专业社工和志愿者辗转于禄劝县马鹿塘乡的6所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它便是由团昆明市委、昆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具体实施的公益项目“燃亮三号——云南流动教室志愿服务项目”,主要为山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亲情陪伴、成长课程、电影工作坊、团体辅导、社区探访等服务。该项目自2013年10月实施以来,已服务学生6781人,服务438小时,参与学生及探访家庭23288人次。去年,该项目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自2012年7月,洛阳池社区发动中老年妇女等组成了一支93人的“爱心妈妈”服务队和30余人的关爱流动儿童志愿服务队,每天轮流到社区参加对流动儿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安宁市辖区高校的大学生也积极参与到社区内的志愿服务中。
困境
社会教育远不及家庭呵护 志愿者构成单一
张娜介绍,社会各界都在努力呵护着洛阳池社区内的流动儿童,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仍旧发现教育孩子仅靠社会的帮助远远难以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不足。“不难想象,来自父母的呵护才是最有效的管教。”张娜如是说。
一位常年从事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社工坦言,相对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专业社工的数量是有限的,目前许多工作都还只能靠志愿者来完成。由于志愿者大多是大学生,这样单一的志愿者构成也容易出现高校放假时,大学生志愿者人手不够,项目志愿者随之流失的尴尬。(记者 陆敏)
编记说新闻
解救
不管进不进城,他们都在留守,这样的局面让人无语吁嗟。4名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后,有人提出,打破城乡壁垒,让留守儿童成为“流动儿童”才是解决之道。然而,在安宁洛阳池社区的案例中,这条路也走不通。
进城务工人员将幼小的孩子留在农村,是出于经济压力,无法解决住的问题;而将孩子带到城市,安置在远离工作地的城郊接合部,同样是出于经济压力。哪怕有经济能力支撑,留守还是随迁,还面临入学、考试、医疗等现实门槛。更何况,原本在城市,也还有一群因父母工作繁忙,而只能与保姆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的城市留守儿童。近年来,一些组织帮助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假期投奔父母,但结果是,由于父母没有时间陪伴,一些孩子不得不面对“二次留守”,独自在出租屋里漫长等候。
可见,解决留守儿童的困境,是一道综合题。既关乎打破制度和城乡壁垒的进程,也关乎政府保障居民居住、教育、医疗权利的努力,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城镇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父母方面的主观意愿同样重要。无论有多少现实掣肘,倘若为人父母者没有“把自己留给孩子”的意识,那么,任何其他的努力都可能作废。
1991年,中国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其中明确规定,儿童“享有拥有家庭的权利”、“与家人团聚的权利”、“有权受到父母良好的照料”。而这种儿童权利的实现,不仅需家长的主观努力,也需要制度推动,立法保障儿童福利和权利。强化保护儿童的家庭监护责任,同时,实现全社会的共同担当, 建立一套系统的、专业化的、严密的留守儿童帮扶和监护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一群“心灵孤儿”面临的灰色童年和成长迷途,原本就是成人世界制造的迷雾,所谓关爱,不仅是需要口头的呼吁而已。(陈伶娜)
编辑:上官艳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