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中女童占比大 云南省政协委员建议加大关注和关爱

26.11.2015  10:38

云南网讯(记者 念新洪)11月25日,由云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云南政协报联合举办的“议政建言”系列讨论会第四场专题研讨在昆明举行,部分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专家学者和教育、民政、人社等相关厅局负责人受邀参会,围绕主题“关注留守儿童”开展积极探讨。

讨论会上,参会嘉宾们围绕主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包括“加强对留守女童的关注和关爱”、“探索扎根农村的、可持续的照顾体系”、“开展专题调研,清晰了解留守儿童数量和分布”等等观点和建议。

加大对留守女童的关注和关爱

长期致力于留守儿童研究的云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晶,居于全国留守儿童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现象——学龄前的农村儿童中,外出务工的父母选择带在身边的,男孩比女孩要多,“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男孩比女孩要珍贵。”也就是说,学龄前留守儿童中,女童的数量更多。

讨论会发言中,省政协常委、昆明市政协副主席汪叶菊也特别提到了“对女童的关爱”,她说,因为家长的缺位、女童保护意识的缺乏,近年来留守女童遭性侵的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偏僻的农村。

为此,她建议家庭、学校要加强对女童防范意识的教育,相关部门还应加强监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

省政协委员、云南电视台首席播音员耿嘉,2005年发起成立了金果爱心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耿嘉介绍,其中留守女童是她和团队特别关注和关心的一个群体,“如果一个女童得不到好的发展,她可能影响的就是三代人。

耿嘉说,为此2014年的时候,她和团队专门成立了“金果女童班”,到目前为止一共75个贫困女童受助,其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女童。

在帮扶过程中,耿嘉说,尽管团队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尽心尽力,但总的来说爱心组织的力量是非常薄弱、非常有限的,“没有政府的主导,工作是很难推进的。”为此她提出,希望政府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都给予大力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推动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扶工作。

探索扎根农村的、可持续的照顾体系,长期有效关爱留守儿童

2005年成立的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在城郊结合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站,中心主任兰树记介绍,服务中心主要采取在留守儿童聚集的城中村社区建立儿童活动中心、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集中的学校建立社会工作站等方式,对留守儿童开展相应的帮扶。

但到2012年,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逐步发现,在城郊结合部建立工作站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兰树记介绍,“连心”开始尝试跟进随迁子女的返乡,“我们跟进到了禄劝县、鲁甸县等等,甚至还跟进到了贵州。

跟进随迁子女返乡、建立长期的关爱体系,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难点就在于当前“空心村”现象普遍,找谁来照顾这些留守儿童呢?兰树记介绍,他们的一大方法是发动留守妇女,形成乡村自我照顾体系;另外,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而农村大量的公益服务体系又缺人才,因此大学毕业生也是可以吸纳的人群。

总之,兰树记说,探索在当地的可持续的照顾体系,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有效的方法,他希望政府在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关注软件方面,也就是社会工作者、留守儿童照顾人员的培养。

建议开展专题调研,清晰了解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等

云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基层基础处处长冒锡昆介绍,公安机关多年来通过开展法制进校园、在重点区域建立警务室等工作,来保护和关爱留守儿童。

居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冒锡昆建议,由省政协牵头,对云南省留守儿现状进行专题调研,摸清楚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以及他们受到什么样的保护、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和危险,这样工作的开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建议留守儿童聚集的学校配备生活老师

长期致力于留守儿童研究的云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晶,在发言中指出,当前留守儿童聚集的学校,基本都有建关爱台站,工作也做得也很细致,连每个学生父母的电话号码都有搜集。

但在长期调查研究中杨晶也发现,学校的老师又要管教学,又要照顾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工作量和压力是非常大的,长久下去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为此她建议学校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同时在社区也建立基层组织来关爱留守儿童,“做到在学校有生活老师管,出了学校有社区的基础组织照顾,出了问题由政府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