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盘点

21.03.2016  12:03

  五年,或许只是瑞丽史册的短短一章,但瑞丽的“十二五”这五年将会被历史铭记。这五年,瑞丽市经历了“试验区效应”带来的热潮,也经历了经济下行、财税收入锐减等考验。但不管怎样,瑞丽市依然奋勇直上,在改革的路上不停顿,在开放的路上不止步。“十二五”期间,瑞丽市的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骄人的成绩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瑞丽篇章。

   五年奋勇争先

   综合实力实现突破

  “十二五”期间,瑞丽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一五”末的2.7倍,年均增2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增23.5%;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一五”期间的3.7倍,年均增31.2%。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2∶18∶70。因此,瑞丽市先后荣获云南省县域经济考核争先进位第一名和“全省十强县”称号。

  过去五年,瑞丽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柠檬、石斛、柚子等为主的特色生物产业品牌效益显现;以云岭牛、山地鸡为主的特色养殖业迅速壮大;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全覆盖;土地复用率不断提高,实施了一批高产“万元田”;打造了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为山区群众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十二五”末农村经济总收入14.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

  五年来,乘着试验区的东风,瑞丽市呈现出大招商、招大商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北汽、银翔等一批批大项目落地瑞丽,瑞丽的二三产业提速增效,以摩托、汽车、电子产品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以生物制药、农副产品为代表的加工业发展迅速;以珠宝、红木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瑞丽市也因此荣获“中国红木家具产业基地”和“中华红木文化特色产业之都”称号。同时,玉石毛料二次公盘进驻姐告,也为瑞丽市的珠宝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年间,瑞丽市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0.6亿元,年均增16.8%。依托资源优势,瑞丽市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成功创建4个AAA级景区;在省州市各级部门的大力助推下,停止多年的中缅一日游恢复开通,全国首条中缅自驾游环线荣获“中国国际旅游金途奖”最佳线路奖;同时,瑞丽航空12条航线把瑞丽名片带向全国。而金融、保险、物流等服务业也迅速增长,走在沿边金融改革前列的瑞丽市筹建了全省首家县域民营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和保险机构达32家,上榜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试验区升温

   开发开放成果丰硕

  “十二五”期间,瑞丽市不断深化中缅边境双方各领域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了中缅环保、农业、卫生、警务等合作机制,与木姐市结为友好城市,成立了全国首家民间联合禁毒中心和驻缅非政府组织缅甸木姐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一寨两国”跨境民族相融互促、和美边境的“银井模式”得到党中央的肯定。走在沿边金融改革前列的瑞丽市率先成立了中缅货币兑换中心。该中心填补了我国在缅甸边境地区无跨境结算服务点的空白,瑞丽也因此成为了全国首个人民币与缅币兑换业务的试点城市,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和本外币特许兑换业务量连年居云南省之首,创造了中缅货币兑换汇率“瑞丽指数”。同时,瑞丽市还成功开展了出境车辆、入境外籍人员等跨境保险试点;出台了支持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商品房政策,跨境贷款实现“”的突破;成立了全省首个外籍人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站,为全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外籍人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示范和样本。

  五年来,瑞丽的大通道建设快速推进。龙瑞高速全线通车,大瑞铁路瑞丽段开工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瑞丽航空、瑞丽综合客运枢纽站投入运营;畹町口岸至缅甸木姐105码二级公路建成启用,中缅瑞丽至皎漂等跨境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木姐、芒市、陇川、畹町、弄岛“环瑞丽1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在大通道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瑞丽的口岸优势持续突显,瑞丽、畹町成为全国首批粮食进境指定口岸,畹町成为全省唯一非即食性冰鲜产品进口指定口岸,瑞丽被列为“云南电子口岸平台建设第一批试点”;芒满通道获准临时开放。“十二五”末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十一五”末的3.7倍,年均增长29.6%,瑞丽口岸四项指标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瑞丽正在向建设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中心的目标大步迈进。

  五年来,瑞丽市的改革步伐从未停顿,深化改革成效明显。在完成第一轮农垦体制、林权、公立医院、瑞畹姐同城化改革的同时,瑞丽市还积极实施公车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重点推进通关便利化、简政放权、金融创新、财税体制等改革,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不断激发。成立了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富滇银行瑞丽分行和芒市支行、瑞丽南屏农商行,申报批筹瑞丽边贸银行。成立了瑞丽城投公司、水务公司等。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现在娃娃读书又免又补,家里根本没啥负担。”“自从有了新农合,再也不用担心医药费的问题了。”十二五以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全面推进,瑞丽努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市民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件件掷地有声的惠民利民实事,让幸福之花在瑞丽处处开放。

  过去五年,是瑞丽教育史上发展速度最快,面貌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瑞丽教育发展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历史转变。五年来,瑞丽市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累计10.5亿元,年均增长24.5%;完成瑞丽一中初高中剥离办学、芒林小学搬迁,新建市第二幼儿园;“两免一补”和营养早餐计划全面落实。五年来,累计向高校输送学生2277人,高考本科上线率位居全州各县市前列;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瑞丽培训基地投入使用,实用型人才培养成为职业教育新方向;荣获“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在全州率先通过省、州义务教育均衡评估。

  “想不到新农合这么管用,儿子住院一星期,一共3000多元的医药费竟然报销了一大半。”谈起“新农合”带来的实惠,市民胡女士非常满意。五年来,瑞丽市在医疗卫生方面累计投入1.04亿元,卫生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建成了民族医院住院楼、畹町医院综合楼和25个卫生院及卫生室,福康、九洲等民办医院快速发展;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比例提高35%;新农合参合率达97%以上,“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全面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标准从15元提高到40元,补助覆盖率100%;登革热、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全面加强。五年来,瑞丽市的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科技手段应用已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创收方面的强大推动力。五年来,瑞丽建立了柠檬、红木、石斛院士工作站;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约开发珍稀植物园;农村科技网络全覆盖;注册专利71件;21户企业分获省、州级技术创新认定,创新能力建设顺利推进。与此同时,文化事业突飞猛进,掀起文明新风、扬特区精神,完成“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德昂水鼓舞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编傣剧《泼水节的传说》、《朗喊盼》等剧目,民族文化走出国门,享誉东南亚;顺利承办了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协助拍摄《中国远征军》、《南侨机工英雄传》等影视作品,边关抗战文化成为瑞丽“新名片”。瑞丽市也先后荣获“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市”、“云南省科普示范市”和“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开展城市“五创

   城乡焕发新面貌

  “十二五”期间,瑞丽市依托优越的口岸优势、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中缅边境文化优势,超前谋划,确立了建设目标,坚持生态立市,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功能,狠抓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逐步把瑞丽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生态、文明的城市。

  五年来,瑞丽市不断凸显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的作用,有序推进城市建设。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总体规划及其6个专项规划获批;逐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十三五”规划、城市和城乡环境总体规划,为“四规合一”奠定基础;完成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实现自然村村庄规划全覆盖。不断加快的统筹城乡建设步伐,有效推动整体均衡发展。至“十二五”末,瑞丽市建成区面积从“十一五”末的21.8平方公里扩至25.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十一五”末的51.8%提至60.2%;城市绿化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30%提至34.2%;帕色河水库建设完工,新建、续建4座自来水厂、2座污水处理厂;增容220KV变电站一座,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天然气CNG加气东站投入使用;建设农村公路571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72%;全市行政村4G信号覆盖率达95%以上;累计投资4.5亿元,为为234个居民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76个新农村示范村。

  五年来,瑞丽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行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建成了团结大沟带状、南卯湖、弄莫湖公园,并于2013年获得“云南省省级园林城市”的荣誉称号;启动实施封山育林5年计划,叫停10万吨锌冶炼项目,整顿环保不达标企业84个,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中缅银井至芒秀、姐相乡、弄岛镇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启动建设醇醚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单位GDP能耗累计降12.7%,全面完成减排任务。

  大力推广实施“美丽乡村”工程,也让瑞丽市频获殊荣。截至2015年底,瑞丽市勐卯镇喊沙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美誉;而勐卯镇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十二五”期间,瑞丽市还积极组织教育、团委、妇联、社区、乡镇、村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积极投入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把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样化生态文明创建、营造浓厚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作为建设“美丽瑞丽”的重要内容,引导全市各族群众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

   增收入惠民利

   人民生活得到提升

  据了解,到“十二五”末,瑞丽市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8倍和2.1倍,年均增11.6%和14.2%。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全部发放到位;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年均增1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2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实施了勐力易地扶贫搬迁和户育乡整乡推进等项目,脱贫2189人。如今的勐力村群众,在新居的门前屋后种上了花果蔬菜,村民们或跑运输、或到城里务工就业、或筹集资金当小老板,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一座新兴美丽的小乡村通过几年的建设跃然而出。逐步实现了增收入固民本,让百姓生活有滋味。

  “十二五”以来,瑞丽市坚持提保障惠民利,提振“小康瑞丽”建设节奏,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建成保障性住房3319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950户;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市和农村低保人均标准分别提高了122元和73元。殡葬改革深入推进;残疾人救助事业快速发展,获“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和“云南省2015年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县(市)”称号;普惠型儿童福利救助服务模式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民政部确定为“瑞丽模式”。

  五年来,瑞丽市坚持“抓综治保民安,激活“平安瑞丽”新模式”。始终将“平安瑞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让群众有更大的安全感、更强幸的福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十二五”以来,全市社会治安防控网格化基本形成,保持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创新外籍人员管理模式,率先成立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弄岛边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入选全国先进典型。实施“四合一”机制,深入化解农垦、失地村组遗留问题;实施信访包案和市长接访日制度,群众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六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群众法律意识全面提高;畹町芒棒村荣获司法部、民政部“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全市民族团结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瑞丽市因此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市。同时,建立起了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充实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稳定不断巩固。

  过去五年是瑞丽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五年,是辉煌的一页。翻过这一页,又将是崭新的五年。我们坚信,未来五年,敢为人先、敢于拼搏的瑞丽人同样不会在改革的路上停顿,不会在开放的路上止步,将会创造新的瑞丽奇迹,谱写更加辉煌的“十三五”!(杜军 杨雪梅 王 磊 杨腾荣)

来源:德宏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