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29.06.2017  10:01

一、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生产科技水平大幅提升,产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力显著增强,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濒危中药材得到有效保护,中药材产销信息渠道畅通,建成全国中药材种植养殖的重要基地。

  ——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增加值538亿元,年均增长9%。其中,农业产值428亿元,年均增长8%;加工产值443亿元,年均增长10%;生产性服务业产值132亿元,年均增长10%。从业农民年人均来自中药材产业收入3500元。

  ——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

——建设2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3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中药生产企业使用产地确定的中药材原料比例达到50%以上。

二、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

(一)发展重点

——种植品种:三七、天麻、滇重楼、灯盏花、云木香、云当归、白及、滇黄精、云茯苓、滇龙胆、薏苡、滇草乌、雪上一枝蒿、金铁锁、胡黄连、南板蓝根、鸡血藤、云防风、乌梅、珠子参、何首乌、天冬、羌活、桔梗、续断、秦艽(粗茎秦艽)、生姜(罗平小黄姜)、金银花、银杏、通关藤、党参、厚朴、柴胡、杜仲、黄芩、白术、云黄连、八角、肉桂、美登木、葛根、石斛、草果等。  

——养殖品种:美洲大蠊、水蛭、穿山甲、梅花鹿、麝等。

——南药品种:龙血树、千年健、诃子、苏木、千张纸、阳春砂仁、白豆蔻、儿茶、槟榔、沉香、肾茶等。

(二)总体布局

以产业链为主线,以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文山等产业园区为依托,在滇中、滇南、滇东南、滇西北、滇东北等种植适宜区发展道地优势大宗药材,在保山、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地发展南药种植。在全省中药材种植(养殖)主产区布局30个重点县(市、区)。配套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在昆明、曲靖、大理、昭通、红河、文山等交通物流中心和大宗药材聚散地建设完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及仓储物流中心。形成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市场销售为一体的滇中现代中药材产业经济圈。

(三)种养区域布局

——滇中以昆明、曲靖大部、楚雄、玉溪、大理大部为重点,主要发展三七、滇重楼、云当归、滇草乌、附子、白及、黄芩、续断、茯苓、滇黄精、小黄姜、薏苡、银杏等。

——滇南滇西南主要以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为重点,主要发展石斛、滇重楼、阳春砂仁、滇黄精、白及、滇龙胆、续断、银杏、美洲大蠊、水蛭、党参、诃子、大黄藤、金银花、茯苓、丹参、佛手、傣百解、倒心盾翘藤、草果、胡椒等。

——滇东南主要以文山、红河、曲靖南部县区为重点,主要发展三七、灯盏花、石斛、滇重楼、阳春砂仁、葛根、草果、八角、滇黄精、白及、银杏等。

——滇东北主要以昭通、曲靖的会泽、宣威,昆明的东川为重点,主要发展天麻、滇重楼、滇黄精、党参、滇草乌、厚朴、黄芩、花椒等。

——滇西北主要以丽江、迪庆、怒江和大理的剑川、鹤庆等为重点,主要发展滇重楼、云当归、云木香、粗茎秦艽、续断、白及、羌活、桔梗、金银花、金铁锁、雪上一枝蒿、胡黄连、珠子参、草乌、草果等。

(四)加工基地布局

以滇中、滇南滇西南、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北五大重点片区为基础,优化中药材产业加工布局,引导加工企业向产业核心区、产业基地发展片区和产业增长极集聚。“十三五”期间,以昆明为核心建设中药材原料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技术创新、企业孵化中心,依托文山、昭通、楚雄、玉溪、曲靖、红河、大理、保山、临沧等医药加工园区,布局建设以三七、灯盏花、天麻、石斛、滇龙胆、银杏、当归、美洲大蠊、茯苓、诃子等大宗特色药材为重点的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加工基地。

(五)交易市场布局

在昆明、文山、昭通、曲靖、大理、丽江、红河、临沧、普洱、保山等中药材主要产区、大宗药材聚散地和交通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及仓储物流中心。以昆明为中心建设集初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开展社会化服务。

  三、主要任务

   加强资源保护 实施野生资源保护工程。

   强化良种推广 : 实施良种选育推广工程。

   推进基地建设 : 实施基地建设升级工程。

   发展加工生产 : 实施加工能力提升工程。

培育产业龙头 : 实施产业龙头培育工程。

增强科技创新 :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

完善质量体系 : 实施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打造知名品牌 : 实施知名品牌打造工程。

构建流通体系 : 实施流通体系建设工程。

建设信息平台 : 实施信息平台建设工程。

(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