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 人气旺 收入增 普洱因地制宜整治农村环境,把生态效益转化成经济效益

05.01.2015  01:43

环境好 人气旺 收入增   

普洱因地制宜整治农村环境,把生态效益转化成经济效益 

 

 

◆本报记者叶子 徐小雪

见习记者宋杨

路边随处可见的芒果树、芭蕉树、丝瓜藤,村民赤足在菜地里劳作,80多岁的老奶奶脚踏织布机动作灵巧……行走在老达保,原始生态气息扑面而来。

老达保:

利用地势落差建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

从云南省普洱市出发,历经5个小时的颠簸,记者一行来到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拉祜族聚居地——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现在村民小组有114户479人,全部为拉祜族。

由于潮湿,村寨中多是干栏式建筑,木头打桩、竹子撑梁,再加上挂瓦,通风散热。底下放柴、中间住人、上面储粮,3层房屋各尽其用。

行走在老达保,道路整洁、空气清新,没有垃圾和污水,农户屋顶上摆放着太阳能板。从2011年边境县扶贫重点村项目开始,老达保村民小组通过修建垃圾池、铺设污水管网等措施,不断改善生活环境。

走在村寨的路上,一阵叮叮当当的铃铛声响起,渐行渐近,夕照中数十头牧归的牛朝我们跑来。据酒井乡乡长李文强介绍,老达保村民小组已实现了牲畜的集中化养殖。

牛棚不远处,一处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湿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就是老达保污水集中处理的地方。”澜沧县副县长周艺向记者介绍。2013年,老达保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成了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

据周艺介绍,老达保村民小组人工湿地项目作为澜沧县乡村湿地排污的试点工程,总投资150万元,日最大污水处理量达130立方米。整个处理系统由污水收集系统和景观化污水处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采用了国际上通用且先进的无动力垂直芦苇床技术。

在生态湿地建成以前,农户的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接排入沟渠,最后汇入附近河道。现在好了,植物吸收一部分、分解一部分,处理全村400多人的生活污水没有任何问题。”李文强说。“这比北方有优势,北方到了冬天湿地就冻上了,没用了,我们这边一年四季都能用。

据介绍,老达保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收集,统一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中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还能沉淀一些无机物,随后进入湿地,经过湿地的介质渗透,并通过芦苇吸附水中各种有机物。这种处理方式的先进性就体现在5层介质,每层由不同介质按特定配比混合组成,为好氧、厌氧微生物提供最佳生长和活动环境,使污水处理工艺效果达到最大化。

由于老达保的山区地形特点,污水收集不需要任何助力。农户在高处、湿地在低处,生活污水沿管网顺流而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管理运行成本。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不仅投资少,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还可回灌菜园、农田,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丰收。

除了人工湿地、污水管网,新修的卫生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在老达保也随处可见,与印象中边疆贫困地区的农村环境大相径庭。

除了拥有原始的自然风貌,老达保在文化上也有着悠久历史。据普洱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勇介绍,老达保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牡帕密帕》传承地之一,拉祜文化底蕴深厚。既有能独立创作音乐、同时也是澜沧县唯一的十八大代表李娜倮,也有民族原生态组合“达保五兄弟”、“达保姐妹”。

老达保的人都很好客,每当有客人来都会准备精彩的演出,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3岁的孩子都是演员。”周艺自豪地说。

老朱寨:

县里补贴建沼气池,畜禽粪便有了“用武之地

宁洱县温泉村总面积25.9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0%。新农村建设项目从2006年开始实施,通过整合项目及资金,全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村里主要以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为主。”温泉村村委会总支部书记李宏玮说。茶叶种植是温泉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全村茶园面积达5301亩,人均1.97亩,全村年生产干茶叶175吨左右,产值达640多万元。

温泉村辖16个村民小组,老朱寨就是其中之一。

跟我来,我带你们看看张柏芝的‘婆家’。”跟随宁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吴鸿波的脚步,记者来到了位于温泉村老朱寨的李春萍家,这里就是《明星到我家》节目中张柏芝的“婆家”。

李春萍打开家里的燃气灶,一下冒起了淡蓝色的火苗,“这烧的就是后院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李宏玮告诉记者:“县里每家补贴2000元,村民只需要出些人工和材料,就可以建一口沼气池。把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结合在一起,庭院也美化了。

这是我们的污水处理池,全寨的污水都收集在这里统一处理。”李宏玮指着一大片水塘向记者介绍。老朱寨共投入120万元修建了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池,整治前寨中污水横流的景象早已不见了踪影。除了污水处理池,农户的房屋也都经过统一翻修,主要道路都进行了硬化、绿化。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寨子里卫生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不少人做起了农家乐生意。“《明星到我家》是我们宣传中的一个成功尝试,接下来还会加大宣传力度,把这个寨子定位成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吸引更多人来。”吴鸿波对记者说。

温泉村老朱寨是宁洱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对饮用水水源地护栏保护、新建垃圾收集房等都是综合整治项目。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面源污染,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根据《普洱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2015)》要求,普洱市在“十二五”期间要完成50个自然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截至2014年底,普洱市共实施了24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共涉及36个行政村(183个自然村),累计投入4090万元。其中15个项目、涉及17个村的污染治理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在实施的项目有9个,共涉及19个村。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老达保和老朱寨的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收入渠道拓宽、收入增加,真正把生态效益转化成经济效益。在村民看来,停留在纸面上的整治成果难免虚无缥缈,在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的才是最实在的。

图为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民小组的干栏式建筑。 廉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