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玛卡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防治措施和病虫识别
近几年,玛卡种植地重茬,玛卡抗病虫力逐年降低,病虫害逐渐加重,玛卡病虫害已经对玛卡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由于玛卡的特殊性,用药要求严格,因此新农药试验示范及推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是近年会泽县玛卡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主要工作和技术措施。
县农业局领导在大海乡玛卡种植基地指导防治
一、新农药试验示范和推广
我站2014在玛卡主要种植乡(镇)大海乡、大桥乡和矿山镇组织玛卡种植大户进行玛卡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培训会2次邀请了世科姆作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西南地区经理包绍永就新农药、高效优质肥产品及应用作了介绍,公司免费发放杀菌剂禾技、艾富、四霉素、优美达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优质肥,并作了新农药、肥试验示范100亩。并邀请省农科院、陶氏益农(美国)公司等专家深入田间开展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技术培训。
世科姆作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西南地区经理包绍永正在讲课
二、病虫害统防统治
今年7月在大海乡开展小菜蛾绿色防控,结合防治玛卡其它病虫害,统防统治1.5万亩(次),使用性诱剂防控小菜蛾3000亩(次),带动绿色防控2.5万亩。一个生长季节内连续使用性诱剂,可有效减轻小菜蛾集中危害,避免造成毁产,防效可达30%。
三、玛卡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一)主要虫害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治技术
1、小地老虎和蛴螬
综合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收割绿肥、蔬菜等作物时,人工捕杀幼虫;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过渡寄主,翻耕晒垡,消灭虫卵及低龄幼虫;推广菊酯类药剂防治:可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10-20毫升/亩,与适量的绿肥糠、切碎的鲜草(或菜叶)拌匀撒在墒内(注意用药安全,防止牲畜误食);播种时或播后苗前也可选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20毫升/亩等菊酯类药剂兑水,于下午4时后喷雾。
2、根蛆
根蛆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花蝇科。包括种蝇、葱蝇、白菜蝇、小萝卜蝇和麦种蝇幼虫的统称。俗称地蛆。
综合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提高整地质量,深翻,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粪肥施入后应立即覆土,以免成虫产卵,清洁田园,减少虫源;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喷2.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幼虫可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灌根,10天一次,视虫情连灌2~3次,上午9~11时施药。
根蛆
3、蚜虫
蚜虫俗称“腻虫”,在具备蚜虫繁殖的温度条件下,一年发生十至数十代,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造成植物叶片蜷缩变形,生长停滞,分泌的蜜露致使叶片生长杂菌,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叶片提早干枯死亡,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另外,蚜虫还能传播多种病毒,诱发植株发生病毒病。蚜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对银灰色有忌避习性。
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残枝败叶和杂草,减少蚜源;调整播种期,使蚜虫发生期在植株长大以后,可减轻蚜虫的危害程度。物理防治 银灰膜避蚜 在露地栽培畦的四周或温室大棚的放风口悬挂银灰塑料条避蚜,可减少蚜量;黄板诱杀 利用有翅蚜对黄色的趋性,把废旧木板剪成40cm的正方形,涂上黄色广告色,再涂上机油与少量黄油或凡士林调匀的粘油,插在行间,以略高于植株为宜,可使蚜虫数量减少,推迟田间危害;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常见蚜虫的天敌有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蚜小蜂等。化学防治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2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5000倍液、20%菊·马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在地下危害
4、小菜蛾
小菜蛾发生规律和生活特点 小菜蛾在会泽县十字花科蔬菜上连年普遍发生,4-6月、8-11月是发生危害盛期,生活史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小菜蛾个体小、生活周期短、世代重叠、繁殖力强、耐寒耐热、抗药性强。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用药与保护利用天敌相协调等是治理小菜蛾行之有效的方法。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大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而复始;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败叶可消灭大量虫源;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和周围的十字花科植物,创造不利于小菜蛾的生存环境; 物理防治:采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性诱剂用于防治小菜蛾,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亩设置水盆型性诱剂诱捕器3~4个(四周间隔30米),棋盘式均匀分布在地内,盆内盛清水+少量洗衣粉,水面低于盆口1~2㎝,诱芯用铁丝固定于盆水面上方1~2㎝的中间位置,每3-5天清除盆内蛾子并更换诱盆内水;性诱剂防治效果可达到20~30%;药剂防治:甲氨基阿维菌素10ml/亩、10%氟酰氨10ml/亩、5.8%甲维盐10ml/亩或5.7%稻藤10ml/亩,另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50g/亩,注意交替使用或混合配用防治2~3次(一个生长周期防治2~3次),间隔期7~10天,以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小菜蛾幼虫
性诱剂诱杀小菜蛾成虫
(二)、主要病害发生和综合防治情况
1、白粉病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面上长出白色粉状物,叶缘萎缩,叶片会逐渐干枯。发病规律:病菌在地边杂草上或土壤中越冬,借风和雨水传播,在高温高湿或干旱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发病适温20~25℃,相对湿度25%~85%,但是以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徒长。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拿敌稳可湿性粉剂10~2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白粉病
2、黑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至褐色,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发病规律:温度较高,多雨高湿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适时播种,培育健康壮苗,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甲基托布津或50%甲基硫菌灵80~100克/亩兑水喷雾,隔7~10天喷一次,喷2~3次。
黑斑病
3、玛卡霜霉病
症状:霜霉病是十字花科重要病害之一,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在被害叶片上,叶片正面初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点,叶片背面则现白色霉状物。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亦现白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氮肥偏施过施;低湿地宜高墒栽培,多雨区注意清沟排渍;收获后清洁田园;药剂防治 加强田间调查,当发现中心病株或发病中心时,及时喷药控病。常用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均匀喷雾。
玛卡霜霉病
4、玛卡根腐病
症状:表现为植株地上部矮缩黄化,地下部肉质根干腐、软腐或中空。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搞好田间排水工作,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多菌灵或普力克进行土壤消毒。 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甲基立枯灵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
玛卡根腐病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坏境友好型农药;严禁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严禁在玛卡生产上使用膨大素;多种农药交替使用;一个生长周期内用药不超过3次;施药后集中销毁农药包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