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抚仙湖:科学严控水生态风险
背景
去年,财政部、环保部充分肯定抚仙湖保护治理的措施和成绩,并要求玉溪市要紧紧抓住中央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科学研判湖泊保护治理的规律,加快湖泊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让抚仙湖成为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榜样。
问题
目前,抚仙湖保护阶段性成效明显。抚仙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两年行动计划已完工17项,在建11项,项目开工率100%,抚仙湖总体稳定保持Ⅰ类水质。玉溪市如何通过创新机制,科学防范抚仙湖水生态风险,全面提升抚仙湖综合管理水平?
加强行政执法和生态监测 实现环境管理长效化
长期以来,由于抚仙湖汇水面积小又无外流域补水,加之径流区城镇化提速,污染源增多,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巨大,沿湖近18万人口以及每年接待近600万游客等因素,导致抚仙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治理形势严峻。
据相关部门监测表明,目前抚仙湖水质综合评价为I类,但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总氮在0.15-0.19mg/L之间,与I类标准临界值已非常接近,近岸部分水体水质已呈II类,在污染负荷得不到有效减轻的情况下,II类水劣变为III类水的速度将会加快,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此外,资金尚存缺口、项目推进缓慢,完成“十二五”规划项目压力较大;治理资金需求大、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困难和问题也影响了抚仙湖保护治理工程措施的推进、非工程措施的效用。
针对上述情况,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加强抚仙湖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全力维护《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的严肃性。通过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依法开展渔政、水政、水上安全、在建重大项目监管等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加大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电力拖捕、电瓶入湖的灯光诱捕、违规使用助推器、大漂网等对抚仙湖渔业资源危害较大的偷捕行为;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整合县属相关部门、镇(街道)、村、组及社会团体的力量,采取集中保洁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四清”保洁活动,每年可阻止3.6万吨垃圾入湖,有效减少了垃圾入湖污染。同时,严格落实《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和项目建设“四条红线”的要求,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依法推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沿湖澄江、江川、华宁3县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通过了计量认证验收,这有助于加强湖泊、入湖河流水质及水生态监测工作。
探索保护和开发的新模式 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
据了解,为了加强对抚仙湖的生态环境保护,200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就决定设立了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2010年4月,试验区总体规划正式通过省政府批准,同年9月启动试验区旅游发展控规的编制;2013年4月24日,抚仙湖—星云湖“两湖”试验区旅游发展控规通过验收;同年7月15日,《云南省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项目审查管理办法(试行)》出台,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试验区建设项目审查工作。
据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局长武继昌介绍,面对抚仙湖水位长期低于法定最低运行水位的严峻形势,制定了《玉溪市防范抚仙湖水质下降风险发生实施方案》,做好抚仙湖水位、水质变化情况趋势分析和研判,严格管控措施,科学防范抚仙湖水生态风险发生。
武继昌表示,玉溪实行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抚仙湖径流区污染隐患的排查,全面抓好污染治理设施监管和认真开展水生生态系统恢复工作。近年来,累计投放土著鱼苗600余万尾,抚仙湖抗浪白鱼种群在水体中得到初步恢复,年产量达到了11吨以上。
同时,为了将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核心区,玉溪市积极探索建立高原湖泊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新模式,全面加强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规划执行和项目推进力度,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规划批准后的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澄江寒武纪乐园、仙湖山水、仙湖时光栈道等旅游文化项目,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改善同步提升。
此外,玉溪市还探索建立抚仙湖保护治理长效投入机制、建立生态考核机制、争取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截至目前,抚仙湖资源保护费征收各项工作逐步规范、有序推进,全市累计征收抚仙湖资源保护费近3800余万元;争取将沿湖三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将抚仙湖流域湿地纳入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保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