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警方2015年打掉造假犯罪团伙24个 涉案金额3个亿

18.03.2016  10:09

  记者从云南省公安厅打假专项行动办获悉,2015年,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共立案查处假冒伪劣犯罪1229起,破案875起,捣毁制假贩假窝点65个,打掉犯罪团伙24个,缴获假冒伪劣侵权商品76万件,涉案金额达3.06亿元,抓获涉案人员1110名。

  重点打击民生领域犯罪

  据悉,全省公安机关重点打击民生领域的犯罪,切实承担起刑事执法的法定职能,将打击矛头对准危害群众健康安全、妨碍创新驱动发展的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涉及假冒伪劣“名牌产品”、食品、药品、妇幼用品、种子、农药、化肥、日化、家电、日用消费品、汽配、机电、消防器材等领域,这些假冒伪劣商品危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公共安全。

  全省公安机关侦办了一大批典型案例。如昆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功侦破的余某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案,查获假冒“大益牌”普洱茶1107片(饼),假冒“中茶牌”普洱茶5621片(饼),抓获犯罪嫌疑人余某等人。经查:犯罪嫌疑人自2013年以来,以实体店为掩护,通过市场及网络购买大量涉嫌假冒“中茶牌”和“大益牌”普洱茶,并通过淘宝网4家网店销售、实体店发货的方式,大肆向广东、湖南、吉林等地销售。

  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经侦大队根据群众举报捣毁一制假窝点,查获大量假冒“茅台”、“国窖1573”、“剑南春”、“五粮液”等品牌成品白酒480件,原辅材料一批,制假设备一套,涉案价值220万余元。

  追根溯源摧毁犯罪网络

  公安机关严查原料、设备、产品、人员、资金、技术的来源流向,向上深挖生产源头,向下查清销售网络,摧毁犯罪网络,彻底铲除犯罪产业利益。

  嵩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侦办的假冒“燕京啤酒”案,铲除了一个全产业链,打掉了一个犯罪团伙,缴获了一批生产设备。

  在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中,呈现出犯罪团伙化、网络化、有组织化的特点,加之犯罪体量庞大,生产链条长,经常跨省、跨地区,割离了行政监管体系,削弱了行政案件管辖,从而使犯罪分子容易逃避打击。

  各级公安机关主动与工商、食药监、质监、知识产权等行政执法部门和检法等刑事执法部门沟通协调,密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建立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等工作协作机制,就执法办案情况定期通报、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规范案件移送标准、案件联合查办程序、检验鉴定技术支持等进行全面合作。同时,积极探索警企协作机制建设,努力提升打击制假侵权犯罪质效。

  与执法部门及企业签订协作协议

  目前,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企业等签订了156份协作规定。盘龙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根据线索一举捣毁2个特大生产假烟窝点,打掉1个生产销售假烟团伙,查获一批卷烟成品和一大批卷烟生产设备,涉案物品总价值达1000余万元,摧毁了一条昆明到四川、重庆、福建、广东等省市的假烟销售网络。

  开展识假、防假技能宣传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借助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介,公开曝光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件,向群众开展法律知识以及识假、防假技能宣传。

  各地集中销毁了一批涉案价值达千万元的假烟、假酒、假箱包、假鞋、假化妆品、假食品等商品,出动警力3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万份,现场接受法律法规咨询服务7万人,悬挂宣传横幅300多幅,展示展板480多块,向手机用户推送预警防范短信300万余条,走访企业500余家,不断提升广大企业和群众识别、防范、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

  据介绍,全省公安机关将继续对打击侵权制假犯罪保持“零容忍”,提升打击质效,把打击触角向源头和前端延伸,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权益。(记者赵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