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蛮拼的”印度媒体同行
印度德里当地时间6月23日10时,云南日报“南方古丝路 辐射新中心”全媒体采访团在德里邦政府采访时,巧遇一群印度媒体同行。
德里邦媒体中心是一个可以容纳四五十人的会议室,隔壁则是记者工作室。
在这间环形办公室里,沙发、电脑、会议桌、茶几一应俱全,房间角落的书架上摞满了报纸和杂志,一台电视正在播放着滚动新闻。
在这里,每天下午3点都会有一场新闻发布会,德里邦新闻发言人将就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发布,“跑口”的记者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报道”。
“今早得知德里的医生要举行罢工,我们就约了州卫生部部长采访。”来自亚洲国际通讯社的阿舒特思(Ashutus)正和同事在不断沟通一会儿即将进行的采访。
尽管距离每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还有近4小时,但媒体中心里已汇聚了不少记者,正忙着上网并梳理今日的选题,向报社发送邮件。
在和这些记者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印度传媒业很发达,有5,600多种报纸每天用100种以上的语言发行,其中有150种是大型报刊,还发行近40,000种期刊,许多报纸甚至都有100多年的历史。
同样,印度电视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新闻时效性成为媒体的重中之重,几乎每个新闻频道都随时插播突发现场新闻(Breaking news),整点新闻播报,并对新闻设置了前十排行榜。而记者每天工作时间普遍超过10个小时。
3个小时后,采访团在德里市政府出版信息处采访时,看到当地DD电视台已经在播出阿舒特思采访的电视报道。
“印度的报业发达,竞争自然激烈。”《纳沃达亚印地语时报》的记者苏拉吉•辛格(Suraj Singh)表示,因为竞争激烈,因此大家都深入采访,努力挖掘独家新闻。在他们看来,尽管工作压力巨大,但是印度记者十分享受其中,“记者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收入也不错。更重要的是,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良心,承担了社会责任,让读者和受众根据这些事实对问题和事件作出理性的判断,不至于让小道消息满天飞,而且也帮助各级决策者作出更加明智与合理的决定。”
“20年前,我们几乎不了解中国。而在信息时代,我们媒体完全可以更加深入地加强合作,更加便捷地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 苏拉吉•辛格这样说。
全媒体记者 连惠玲 王雪飞 杨之辉 祖红兵 张彤 发自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