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牢不可破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回顾2015年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有三个特点值得强调。第一,中国领导人极为重视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国支持一个繁荣和强大的东盟。
4月份,习近平主席出席纪念亚非会议60周年系列活动,继承中国外交的优秀传统,从发展中国家视角推进伙伴关系。11月习近平主席出访越南、新加坡,进一步凝聚对地区形势和未来发展的共识,并将与新加坡的合作从“一路”推进到“一带”,合作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11月中旬,习主席还参加在菲律宾的APEC活动,化解因南海问题引发的摩擦,稳定和引领双边关系新发展。
11月下旬,李克强总理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亚峰会系列活动,并举行中马高层会晤。可以说,中国领导人始终重视在安全和经济上推进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尊重东盟国家的独立自主和支持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第二,中国从地区视野看待中国东盟关系,以“一带一路”为牵引积极落实对东盟的发展承诺。
2013年秋季,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宣布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举是着眼于未来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涵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多样、发展程度不一,这不只是一个双边层面的倡议。中国领导人在出访东南亚国家时多次强调与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发展。
实事求是说,东南亚有些国家担心对中国在该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有不少担忧,其中一些属于政策对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释的事情,但有一些则是超出双边关系范畴,需要在整个区域内加以整合的。为此,中国仍需加大合作力度,从地区内国家面临的重大而又紧迫的发展挑战中选择议题。
第三,中国-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区域外势力的干涉。上半年,中国在南海进行陆域吹填工程,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此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议论,有些还无理指责中国在南海进行军事化。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巡航舰闯入我海域。12月,美国海军P-8巡逻机停驻新加坡。由此来看,地区局势的复杂性还在继续演化中,中国与东盟应牢牢把握双方关系发展的主动权,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主任钟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