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万水的爱 社会各界合力帮扶怒江脱贫攻坚

26.07.2016  14:42

  怒江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落后、最贫困的民族自治州之一,是全省全国扶贫攻坚的“上甘岭”。“十二五”期间,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云南能投集团和红塔集团等企业、集团为代表的35个中央、省级企事业单位,328个州、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力开展定点挂钩帮扶,从送米给油,修桥铺路的“输血式扶贫”,到产业帮扶,技能培训的“造血式帮扶”,怒江4个贫困县、29个贫困乡(镇)、256个贫困村几乎处处有扶贫工作队员的身影。他们以定点挂钩脱贫致富为己任,真扶贫、扶真贫,为群众解决最为迫切、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助推怒江脱贫攻坚,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篇篇情系百姓、真情帮扶的感人乐章。

   合力铸就“怒江力量

  一直以来,怒江的贫困牵动着华夏大地的心。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界对怒江的支持,力度空前。

  习总书记亲笔回信鼓励独龙族群众,亲切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全国、全省率先创建了“整族帮扶”的“独龙江模式”及“整州扶贫”的“怒江经验”;从2006年至今,省委书记李纪恒先后9次深入怒江、6次亲赴独龙江,陈豪省长多次前往怒江,研究怒江发展方向。

  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密集指导,只因怒江脱贫任务艰巨,怒江冷暖牵动人心。

  “整族帮扶,整州扶贫”,是怒江开创的扶贫工作模式。围绕整合力量、合力攻坚,践行“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承诺,怒江扶贫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把怒江整州脱贫作为事关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境安宁,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国家形象的政治责任。社会各界为此合力攻坚,铸就了强大的怒江力量。

  作为云南能源产业“排头兵”的云南能投集团,自2012年成立以来,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怒江州福贡县、贡山县、泸水县等挂钩地区的扶贫开发,真心实意帮扶、真金白银投入,以直接投入以及智力扶贫、产业扶贫等精准扶贫措施相结合,使企业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地方群众。“十三五”开局,能投集团将投资建立50亿元脱贫开发基金用于怒江‘五网建设’和产业发展;每年捐赠2000万元、5年累计捐赠1亿元,统筹用于怒江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捐资助学等。通过与怒江州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能投集团为怒江的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脱贫攻坚路上不孤独。

  盛夏时节,走进泸水县鲁掌镇子克村,特色民居掩映在绿树竹林间,水泥公路宛若玉带缠绕其间。文体活动点里,十几个老人在打牌聊天看电视。村外,青山含黛,百鸟争鸣。田野里,一棵棵核桃树枝繁叶茂,累累果实压弯了枝条。

  这个坐落于高寒山区的小村子,以前吃粮靠返销,穿衣靠救济,人畜同住,污水横流。在省交通运输厅及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帮扶下,子克村变成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文化进步的全国文明村。

  子克村的变迁,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整合各方力量、合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省交通运输厅把泸水县定为挂钩扶贫点以来,2007年至2015年间,先后在泸水县下派扶贫干部8批,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5.9亿元。把交通行业优势与挂钩扶贫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采取扶贫到村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泸水交通的扶贫力度,泸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云南红塔集团帮扶贡山县捧当乡,一年投入350万元,用于全乡教育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训,帮贡山县一中盖教师中转房,解决住宿难问题。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帮扶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共新村中,建桥铺路,引水修渠,扶持贫困群众开展特色种植业,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2011年以来,省、州、县挂钩扶贫单位定点扶贫,共派出蹲点干部1210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亿多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扶贫等帮扶项目508个,引进人才283名,引进技术50项。同时举办培训班1186期,培训劳动力12.2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6349人次,资助贫困学生3543名。

  合力帮扶、聚力攻坚,挂钩扶贫单位在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支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走进怒江村村寨寨,实施产业帮扶、教育帮扶、素质帮扶,拔穷根,思发展,怒江大峡谷,大爱汇集,脱贫攻坚波澜壮阔。

   跨越千山万水的牵手

  2007年底,太平洋证券挂钩扶贫贡山县普拉底乡,公司党群部总经理马永俐主动请缨承担扶贫任务。她走遍普拉底乡每一个村,了解村情民意,修路,抓教育,开展科技培训,关爱孤寡家庭,深受大山傈僳族贫困群众喜爱。但是,在2010年12月9日,马永俐在工作途中意外坠落悬崖。她在冰冷的怒江中离去,却给怒江各族群众留下一个温暖的永恒回忆。

  怒江团州委副书记张晓东,曾在偏僻落后的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村长期担任新农村指导员,他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开展的网络公益作为政府扶贫的有益补充持续了10年。他先后募捐衣服超过200吨,帮助12位孤寡老人建房,资助500多名贫困大学和高中学生,募捐新棉被9000多张,为患癌的志愿者老师和哑巴妇女募捐医药费14万元,带领老百姓开展蜜蜂养殖,草果种植,野生金钗石斛保护性种植等产业尝试,通过公益微店帮助群众销售,让群众有了稳定收入。10年来,张晓东募集的物资资金、项目,累计超过1400万元。

  今年6月底,由中国小康委、江苏江阴梦圆爱心俱乐部及10名“第三村长”组成的公益团队来到怒江州泸水县,开始制定小康村、爱心企业等第三方社会力量结对帮扶少数民族地区的措施,准备发动鼓励爱心人士担任“第三村长”,到怒江山寨开展“一帮一”,支援服务全国村级小康建设。

  走进大怒江,一件件、一桩桩,爱心帮扶的事例不胜枚举,温暖人心。

  这是跨越千山万水的牵手。

  “帮扶一年,情牵一生”,多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参与扶贫帮扶的社会各界与怒江州建立了长期而紧密的联系,在怒江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铸就了一座爱心丰碑,不仅有力地推进了怒江脱贫攻坚,更为重要的是展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彰显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影响并带动了怒江各族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增强了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