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抢”的中国人需要一些时间

28.08.2015  18:44

    近日,央视《新闻1+1》特意做了一期节目,讨论关于”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抢”这样一个话题。不仅有名嘴白岩松的串联,还有法律界和其它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引起了广泛关注。

    抢,对于中国人来说好像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刚出生时争着抢着要某一地的户口,希望能带来隐形或显性的福利;稍微年长点又要忙着抢学校,就怕输在起跑线;到结婚年龄了抢房抢车“抢人”一个不落;现在连死都要抢地盘,否则“尸骨无存”……一言以蔽之,中国人一辈子就是在抢中度过。

    抢,已然成了一种习惯。

    有人说,中国人喜欢抢就是素质低,没有什么好解释的。这话说得也在理,毕竟素质高的人是很少会降低姿态去参与哄抢。但如果把它所有问题都归结与“素质低”,有失公允。

    封建制度在中国消失虽有百年,但是中国人的小农意识却未完全扭转,“怕吃亏”的心态还很严重。就像节目中说的那样,别人都在抢我不抢,那不是傻瓜?如果没人参与,我肯定是不会当“出头鸟”的——“群氓”心态暴露无遗。

    回忆中国历史,“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一直根深蒂固地驻扎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穷谁都没话说,而你富了我还穷着就是不行。如果我一直还富不起来,那富人就是我的敌人,最好能有人来帮我“劫富济贫”,或者重新回到大锅饭的年月。这种心态在今天不乏顽固的市场。在“”的领域同样适用,最重要的是公平嘛!

    回到现代,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碰到这样的场景:乘车时,父母让孩子先上去占座位,自己后上来。为什么?他们觉得孩子是弱势群体,别人是不会和小孩“争利”的。用同情心作为抢的工具,还真是“高明”。如此,一代传一代,等孩子长成了大人,这种抢的“高超技艺”不也就传承下来了嘛?比起“技艺”,更可怕的恐怕是思想吧?

    我们都在倡导法治社会,殊不知对于规则缺乏敬畏才是“”最大的敌人。

    路上开车最好是“无限超越”,谁跑慢了必定是骂声与喇叭声此起彼伏;吃饭最好是不用排队,即使有队也是可以插的……现在突然要按规则办事了,人们总担心有人不守规则,有人会插队,有人会走后门。缺乏遵守规则的自信,无论如何都往前排挤,这导致后面的人更焦虑了,于是就没规则了。规则被打乱,不是去完善规则坚守规则,惩罚破坏规则的人,而是自己也去钻规则的漏洞,这不抢还能干啥?再说了,抢几个苹果抢点盐又不是抢银行,即使犯法也不大。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大家一起接受惩罚,反正死不了。

    这样的心态其实很可怕,对于小规则的破坏实质是对大规则的慢慢蚕食,久而久之,按规矩办事的法治社会就很难建立。

    既然中国人问题这么多,是不是这个爱抢的毛病就改不了?并不是。

    十八世纪的英国和十九世纪的美国都是这样“”过来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没有必要唱衰它。虽然有人抢,我们还是能感受到文明的力量在前行,社会总体上在进步。只不过是历史遗留的创伤需要时间来抚平,现在的欧美不也自称“文明人”嘛!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能步入文明社会。与其看到别人闯红灯就破口大骂,还不如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干起,按规则办事才是王道。时间,终究会给我们一个交代!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