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华侨实业家——梁金山
1935年,怒江——东方大峡谷,一座中国最早的钢索吊桥在这里建成,这便是被称为“抗日功勋桥”的惠通桥。从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共有45万多吨的国际援华物物资通过惠通桥运往后方。捐款修筑惠通桥的便是爱国华侨实业家梁金山。
梁金山,1884年出生于云南保山市。1903年赴缅甸经商。经过努力,梁金山成为缅甸华侨中的巨富。加之他性格豪爽,为社会各阶层人士称誉,遂成为缅甸有声望的华侨领袖。英国女王对梁金山的远见卓识也十分佩服,曾在白金汉宫召见他,称赞他“毅力感天,智慧通神,预见成真。”奖赏他左轮手枪一对,猎枪一支,大银刀一把。
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梁金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领导旅缅华侨开展抵制日货的斗争。为连接怒江东西岸的保山和龙陵,必须在怒江上修筑桥梁。当时估计需要30余万卢比,而政府只拿得出10万左右。为筹集修桥经费,梁金山把两个商号和一个公司降价出卖,聘请美国工程师设计大桥,而后赶修腊戌至南坎的公路,又将建桥器材用火车由仰光运到腊戌,用汽车将庞大的铁件、粗长的铜缆和重型机械运至南坎,再组织骡马硬拉强拽弄到怒江边的建桥工地。在梁金山全力支持下,一座全长123米,宽6米的铜缆吊桥——惠通桥建成了,成为中国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上的重要桥梁。1942年,为阻止日军进犯,惠通桥被炸断。听到这个消息,梁金山老泪纵横,但他深明大义,说:“现在不得已炸断了,我相信,抗战胜利,惠通桥是要修复的。”1944年,随着滇西大反攻的胜利,惠通桥果然重新修复,再次担负起抗战运输大动脉的重任。
身为缅甸华侨总会会长的梁金山组织领导了“缅甸华侨抗敌后援敌后援会”和“中华民国缅甸救国联合会”,宣传抗日。在上海保卫战中,梁金山捐助蔡廷锴将军部白银4000两,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捐给保卫古北口宋哲元将军所带领的部队白银5000两,又捐卡车80辆、飞机一架给国家,并坚持每月捐100盾卢比直至抗战胜利。当时国民政府分派给云南的救国公债,他一个人就购买了一半还多。1942年,日军大举南侵,缅甸告急。梁金山无偿动用自己公司的120辆卡车,并雇用了80辆其它公司的车辆,昼夜抢运积压在仰光的10万吨国际援华物资。为了支援抗战,挽救国家危亡,梁金山倾家散财,辛劳奔波。
日军得知梁金山积极抗日,又是华侨领袖,把他列为捕获对象,妄图利用他的声望和资产征服缅甸,进攻云南。于是,梁金山舍弃在缅甸辛苦经营了几十年的全部家产,星夜兼程回到祖国。
梁金山晚年时有人问他:“你为抗日战争捐过多少钱?”他铮然回答:“你我都是炎黄子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永保祖国和人民安宁幸福,你我应该把一切献给祖国,出于一片真诚,从来也不记账哪!”
新中国成立后,梁金山历任全国侨联委员会、云南省侨联主席等职,曾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8月,93岁的梁金山在家乡——保山蒲缥方家寨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