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热议"一带一路" 盼香港莫错失发展良机

15.03.2015  13:54

    除了政改和自由行问题,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期间最关心的经济话题莫过于“一带一路”。他们热议香港与内地的发展关系,为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献计献策,还提到香港占据“天时”、“地利”唯独欠缺“人和”的忧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香港全国人大代表马逢国先生认为,香港社会近期把焦点放在政治制度改革上,在经济发展方面谈论较少。他引用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来对比香港与周边省区的经济环境。

    “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现在是香港停滞,内地发展。所以,(香港)要发展,唯有靠自己努力争取。曾几何时,在香港回归的时候,因为香港有很多优势,内地很多政府代表团来香港游说,希望能够加强与香港的发展关系。那现在,我们的周边省份都在寻求发展,我们愿意的话也可以齐头并进。毕竟香港有很多优势可以和内地互补。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的经济体,国家发展程度差异大,市场潜力明显。香港人大代表团团长谭惠珠女士认为,香港凭借多年积累的软实力,包括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制度、市场规则,丰富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的竞争经验和丰富的管理人才,再加上语言文化与内地相近相通等,有条件大有可为。她特别提到,在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过程中,香港轨道交通的管理经验可以形成互补。

    “众所周知,轨道交通建造和管理与房地产的经营管理相辅相成。高铁沿线地区可有区别地发展住宅区、金融商业区、工业园区、旅游业区、医疗和养老区等等。香港在轨道交通的布局管理方面具有世界级的水平,拥有丰富经验和众多人才。香港还可以为相关的商务安排发行债券和股票,吸纳民间资金的参与。

    曾经为中国经济贡献良多的传统制造业,现在的生存环境却日益艰难,其中就包含很多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内地投资设厂的港商们。香港全国人大代表颜宝玲女士认为,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走出去”构建国与国之间的大平台、大政策。

    “我在孟加拉设厂,从工厂到港口只有短短的250公里,但是车程需要15-18个小时,货柜还需要到新加坡去转口。对此,我提出两个建议,第一是继续加强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是,透过政府的牵头,在沿线国家兴建产业园,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产业配套和吸引产业集群。我们可以借鉴改革开放初期台湾厂商的经验,进行群体式产业链的配套迁移,成立工会守望相助。

    香港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黄友嘉认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很多都涉及香港,比如人民币的国际化、鼓励内地企业走出去等等,这些均有利于香港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但联系到香港现在的社会形势,黄友嘉不无感慨地说道,香港占尽“天时”和“地利”,唯独欠缺“人和”。他强调,只有齐心协力发展经济,香港才有希望。

    “环顾世界上所有的大中型国际城市,在我们国家以外,我想不到有哪个城市比香港具有更加好的外部发展条件。我们香港是享尽了‘天时’和‘地利’,唯一欠缺的是‘人和’。我常常听到很多人说,现在香港的经济社会缺乏了向上发展的流动机会,年轻人没有希望。我觉得,部分这些人的讲法,毫不客气地讲,是不负责任的。同样,这些人最近发起赶走内地客人的运动,借着这些运动来煽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矛盾。这些做法都是在断送香港年轻人的前途。我觉得,假如香港能够好好研究这一份政府的工作报告,其实可以解决不少香港经济民生的问题,也能够解决不少社会的矛盾和年轻人的出路。

编辑:徐毅杰责任编辑:徐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