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云南林业生态产业发展

05.09.2018  02:07

2018年4月22日--9月2日,人民日报先后刊发了题为《云南省林业厅结对帮扶砚山县维摩乡--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4月22日)、《作为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林业生态资源最具优势--怒江脱贫主打"生态牌"》(5月13日)、《坚守20余年,云南临沧种植澳洲坚果达到227.89万亩,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52%--坚果树长出"脱贫果"》(6月24日)、《云南丽江市石鼓镇林下种药江边种柳--长江第一湾 绿柳正成林》(7月21日)、《云南;林业生态产业成为群众脱贫的"绿色银行"--念好"山字经" 唱活"林草戏"》(9月2日)等5篇新闻报道,系统介绍云南林业在生态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取得的明显成效和经验,点赞云南林业生态产业发展。

 

 

云南林业生态产业成为群众稳定脱贫的"绿色银行"

念好"山字经"    唱活"林草戏"

 

 

贫困人口众多,山区农民特别是" 直过民族"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省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66%的面积是林地,这是云南的基本省情。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拥有全流域11.5%的森林面积和15.6%的森林蓄积,这是云南在全国的生态地位。

建设生态文明" 排头兵"是党中央对云南的战略定位,脱贫攻坚是云南当前的第一要务。"云南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应立足山区优势,根据省委省政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要求,念好' 山字经',唱活' 林草戏'。"云南省林业厅厅长任治忠这样说。

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打造现代生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扶贫方式......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 88 个贫困县提前实现《云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目标,林业生态产业成为茁壮生长在大山深处、贫困群众赖以稳定脱贫的"绿色银行"。

贫困户户均4.3 亩经果林,夯实脱贫基础昭通市镇雄县地处乌蒙山区腹地,是云南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杉树乡是镇雄县最偏远的乡镇,长期以来这里的很多农民靠种荞麦和洋芋勉强饱肚。2002 年起,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这里很多农民的生活大变样。

全乡群众累计享受国家退耕还林直接补助3.69亿元。全乡60%的群众发展起了竹产业,片片竹林撑起了农民节节高的收入,杉树乡彻底摆脱了贫困。

依靠退耕还林好政策,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大宗箐蚂蝗箐村34 户农民种起了澳洲坚果,他们不仅告别了贫困,还实现了小康。18年前他们住的是木片房,现在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甚至开上了小汽车。群众的感情是真挚的,他们把致富后盖的房子、买的车子,叫做"坚果房""坚果车"。

山区脱贫,关键在产业。云南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统筹推进全省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将绝大部分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安排到了贫困县,并相继出台了加快核桃、油茶、澳洲坚果等林特产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做大做强林业生态产业,让贫困人口最大程度受益。

退耕还林"还"出一片片"脱贫林",结出累累"致富果"。截至目前,云南全省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已达4900 万亩,产值290 亿元,核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首;澳洲坚果种植面积更是占据全球50%左右......88 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拥有4.3 亩经果林,人均林业收入突破2000 元。

林子要" 出"更多的票子,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云南从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高度着眼,提升核桃产业,初步建立起集种植、加工、流通、科研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将举办2018 年第八届国际澳洲坚果大

会,建成全国首个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培育以" 云澳达"" 云果"为代表的名牌产品...... 云南种的澳洲坚果正在成为世界优质坚果的代表。

莽莽群山成为现代林产业的"第一车间",万千林农成为" 产业工人"。依托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现代林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

产值超650 亿元,林下经济开启山区创富大门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曾是" 木头财政"时代金沙江上游最热闹的乡镇。天然林禁伐后,鲁甸农民在林业部门的引导下,放下斧头,拿起锄头,发展起林下特色产业。

如今,鲁甸已是著名的" 中国林药之乡",成为全国最大的滇重楼、云木香、秦艽种植基地,全乡各类药材年产值突破3 亿元。当地龙头企业云鑫公司扶持300 户贫困群众,辐射带动1200 户农户,种植起2000 多亩重楼,亩产值最高可达35 万元。重楼种植期长,成本高,在地方政府帮扶下,贫困户只要种上重楼,就有了脱贫的希望。

七彩云南,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普达措国家公园里游人如织,公园以较小面积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对区域95%以上面积的有效保护。每年普达措国家公园都会提取部分门票收入反哺社区居民,摆脱贫困的社区居民生态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提高。运行11 年来,公园生态质量不降反升。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 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景区群众人均年收入超过3 万元,走出了一条利用绿水青山发展旅游脱贫致富的

康庄大道。

严格保护、强化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云南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各类动植物园和国有林场为辅助的森林旅游体系,去年全省森林生态旅游收入达105.9 亿元,直接带动相关产业产值93 亿元。

林下成了" 聚宝盆",好风景带来好" 钱景"。在云南茂密的森林里,贫困山区群众正演绎着各种创富故事。云南把林下经济作为山区群众脱贫的重要产业,挖掘林业资源利用空间:滇中地区以野生菌、林下药材为主,滇东北地区以天麻、重楼为主,滇南地区以石斛、三七和林下野生动物繁殖驯养为主,滇西北及滇西南地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2017 年,全省林下经济产值超过650 亿元。

爱林护林,绿色发展理念塑造山区现代林农

今年,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哈格小组藏族农民格桑批初脱贫出列。

几年前,格桑批初因为给女儿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成为贫困户。林业部门把他聘为生态护林员,每年工资1 万元左右。去年他还清了女儿看病的贷款,还给儿子在城里开了个小超市。因为脱贫出列,他不再被续聘为生态护林员,但他对村里的生态环境依然很在心:" 村里人靠山、靠海子(纳帕海)生活,环境好

了,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从2016 年开始,我国选择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森林管护,通过安排生态护林员岗位带动贫困户脱贫。云南省的生态护林员岗位安排重点向攻坚任务重、脱贫难度大的地区倾斜,目前全省共有生态护林员5.46万人,年均增加工资性收入9000 多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云南脱贫攻坚的重点,目前2520 名贫困人口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每月增加了800 元的劳务收入,贡山县脱贫前景可期。

" 护林员这份工作帮助我脱贫,我非常珍惜,每天认真巡山,看护好这片山林,来回报党和政府对我的帮扶。"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吾马普村护林员余四龙说。生态护林员制度建立起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生态扶贫机制,让很多贫困群众肩负起"为国护林"的神圣使命。事实上,一个护林员岗位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能有效增强山区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和内生动力,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行走林区,跟生态护林员交流,采访林农,能强烈地感受到,随着林业生态扶贫的深入推进,一批具有生存技能、有发展动力、主动呵护青山绿水的农民,正在成为与绿色山川和谐发展、一起成长的大山"新主人"。

从天然林禁伐斧锯归仓,到现代林业发展引领生态扶贫,云南林业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不懈努力中一路走来,始终与山区贫困群众心手相连。

任治忠说,经过多年的潜心培育,林产业已经成为云南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民生产业,但与贫困群众脱贫的迫切期盼相比,与林业蕴藏的巨大产业优势、政策机遇相比,林产业带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仍有差距,林业生态产业仍有较大潜力,云南需下大力气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离2020 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到3 年时间,激活林业生态建设蓄积的"绿色资本",扛起林业生态扶贫大

旗攻坚拔寨,时不我待!

 

 

云南丽江市石鼓镇林下种药江边种柳

长江第一湾绿柳正成林

 

一提云南丽江,你会想起什么?古镇?民宿?

出丽江古城向西,直线距离20多公里,有涛声传来,便到了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云岭山地向金沙

江河谷地缓缓下降,万里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就是"长江第一湾"。

长江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又被称为金沙江。流经丽江境内的金沙江长615 千米,占万里长江的

1/10。这里,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重要战场。

"以前金沙江风沙大,赶上扬沙天气就昏天黑地;如今有柳林的地方,风沙已经销声匿迹。"玉龙县林业局局长李金明说,如今350 多万株柳树驻守在较为平缓的金沙江边。

在石鼓镇,以前洪水一过,江边耕地就会被冲毁,看不出半点痕迹。记者到来前4 天,上游下雨涨水,到石鼓镇段,江水涨了1 米,江边也没流失多少水土,多亏了这些年种下的柳树。

石鼓镇林工站站长和朝明,纳西人,本职工作是护林防火,可他另两项" 业余"工作干得也很出色:一

是林下种药,二是江边种柳。

"以前群众穷,用不起电,难免偷偷砍树。"怎么靠山吃山又不伤害山?和朝明带领拉巴支村和仁义村的村民研究林下中草药种植,从开始试种到规模推广,如今这些村寨一户群众,年收入最高的20 多万元,最少的也有2 万元。"兜里有了钱,也就没人乱砍了;要是遇到火灾,都不用动员,为啥?林下都是群众的财产。"

冬季扑火,开春种柳。插柳不让春知道,每年12 月底砍些柳树段泡到江里,到了来年3 月,和朝明和同

事们就开始在江边忙碌。自己育苗省钱,和朝明和同事们也不怕费力气。但在金沙江边种柳并不容易。

雨季奔腾的江水夹杂着泥沙,到了长江第一湾肆意冲撞,摧毁农田,威胁道路。旱季河谷风沙大,直

钻耳鼻,常常吹一嘴风沙。眼见着柳树到5 月生根、发芽,可一个雨季,淹死的、冲走的,和朝明看着心疼。

"可终归还是留下不少。"种了冲、冲了种,几年下来,江边竟也多出四五万株柳树。

但要动员种柳,更不容易。" 因为柳树成活率低,开始几年老百姓听我们动员完扭头就走。"和朝明就

带着职工和村干部先做。眼见着柳树成林,这两年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种树的有咱们干部,更有好些群众,甚至还有县城来的志愿者。"最让和朝明开心的,不是柳树越来越多,而是种柳人越来越多。"说实话,这几万株柳树是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可哪怕一场小的森林火灾,烧死的树也不止这个数。只有更多人关心金沙江沿岸植被保护,咱金沙江沿岸才能有更多的树。"

"看地图,咱石鼓位于长江上游,上游地区就该有上游意识。"在石鼓镇党委书记杨晓泉看来,要落实"共

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植树恰恰是保护长江的最好载体。

这两年,石鼓镇逐渐尝到了种柳的甜头。" 金沙江柳林"不仅保护了沿线1500 多亩良田不受江水危害,而且把金沙江点缀得更加美丽。3 月的石鼓镇,坐拥万里长江第一湾,桃红柳绿菜花黄。杨晓泉说,摄影发烧友、驴友到石鼓的越来越多,光江边几个村寨就搞起了几十家农家乐;利用退耕还林政策,石鼓镇核桃、雪桃、花椒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不仅保持了水土,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在云南,玉龙人种柳护江并非个例。云南省林业厅厅长任治忠表示,2018 年,云南省力争完成营造林800 万亩以上,今年底云南省森林覆盖率将从2009 年的56.24%提高到

60.2%,远超国家2020 年25%左右的阶段性目标。

 

 

坚守20 余年,云南临沧种植澳洲坚果达到227.89 万亩,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52%

坚果树长出"脱贫果"

 

 

 

脱贫新抓手--

种澳洲坚果助农增收

云南省永德县大雪山乡蚂蟥箐老街一组的村民王朴生怎么也想不到,澳洲坚果成了他家脱贫的果子。因为老母亲多病,孩子年幼读书,加上早年间的苞谷和甘蔗实在难以支撑家里运转,王朴生一家一直在贫困的"锅底"打转转。

精准扶贫对接贫困户。县上为王朴生无偿提供坚果种植技术和种苗,派专人辅导,40多亩坚果林经过王朴生几年的精心抚育,终于结成了"脱贫果"。2016 年,坚果给王朴生全家带来2 万多元的收入,2017 年接近4 万元。

澳洲坚果为啥漂洋过海来到永德县落户生根呢?这还得从68 岁的毕家福说起。

在永德县,毕家福被称为"坚果之父"。这位面容黧黑,双手长满老茧,腰身微弯的老汉,20 多年前在大雪山乡种下了第一棵坚果树。

大雪山乡长年广种甘蔗,因市场波动,糖厂常常对蔗农" 打白条",农民的收入经常是看得见摸不着。不调整种植结构就没有脱贫的出路,更谈不上致富的门路。偶然接触到澳洲坚果的知识,让甘蔗种植能手毕家福眼

前一亮。

"说干就干,我先走路,再搭车,费了两天才到临沧城里,找到了科协的领导,打听种植澳洲坚果的条件和技术。"毕家福说。

山里农民对新作物、新技术的渴求,让科协和大雪山乡决定支持毕家福试一试。几经周折,1997 年8 月,100 棵坚果苗在大雪山乡种下了,第三年就有一株结果50 公斤,毕家福当年就以每公斤20 元销售出去。到第四年,10余株结果500 公斤,到2001 年,澳洲坚果就给毕家福带来上万元的收入。大雪山乡轰动了,

县里、市里也派人来了......

市场的旺盛需求,激发了贫困群众种植坚果的积极性。这种坚果又称昆士兰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亚热带森林,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享有"坚果之王"之誉。2006 年,澳洲坚果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消费量逐年攀升,成为不少家庭的餐桌新宠。

搭上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便车",两个"五年规划"执行下来,不但永德县成了"中国澳洲坚果之乡",澳洲坚果也覆盖临沧8 县(区)71个乡镇、564 个村、17 万种植户。据统计,2017年,全市挂果面积26.1 万亩,产量1.2 万吨,产值6 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 万多户,15万人实现脱贫。

脱贫新模式--

"坚果+咖啡+山地鸡"

现如今,在临沧市,当地农民给澳洲坚果送上两个别号:"致富果"和"国际果"。

临沧位于云南西南部,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属于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这里独特的光、热、水、土、风条件,让临沧不仅成为享有盛名的滇红茶和冰岛普洱茶的故乡,还是全球少有的适合澳洲坚果生长的地区之一。20 多年不懈的坚持,临沧摘得另一项桂冠--世界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目前,全球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约为436 万亩,临沧就达227.89 万亩,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52%。

从临沧市主城区出发,沿着国道214 线一路西行,群山涌翠,南汀河迤逦相随。不多时,车子就转入永德县大雪山乡,山道两旁,株株坚果树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头,寄托着贫困群众脱贫的希望。

脱贫还在提高质量。光有坚果种植规模还不够,不足以体现种植坚果的综合效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大雪山乡勐旨村村民小组组长字小团探索了一种办法,就是"坚果+咖啡+山地鸡"。

这位走路生风的" 大嗓门",家里经营着100 多亩澳洲坚果,从2011 年起开始套种咖啡,近年来又搞起林下养鸡。"白蚂蚁是澳洲坚果最大的虫害,林子下养鸡,鸡吃蚂蚁,既免了打药,又养成了生态鸡--'坚咖鸡',供不应求呢!"字小团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字小团还联系着5 户贫困户,为他们提供澳洲坚果种植技术以及销售帮助,随着澳洲坚果市场行情走好,2017 年青皮果市场收购价每公斤17元左右,先后有4 户于2017 年脱贫。

让字小团开心的,是同村的张大从家。张大从老伴有残疾,字小团主动带着张大从做起"坚果+咖啡+山地鸡"模式,张大从和两个儿子起早贪黑地干,结果,2017年就已略有小成......

在临沧,新增坚果林覆盖了以往秃山,林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能力也同步增强,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生态型的"坚果+咖啡+山地鸡"模式,正在不断延伸。

生态农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临沧市林业局副局长廖承锐说,澳洲坚果是继核桃、茶叶之后,临沧脱贫攻坚又一重点产业,历届临沧市委、市政府培育坚果产业不松劲,用好、用足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将国家各项优惠补贴政策向坚果重点产区倾斜,鼓励企业、农民发展坚果产业," 坚果+咖啡+山地鸡"之外," 坚果+中药材"等经营模式也遍地开花。

脱贫新机制--

打造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要想把日子过得稳,得找一个有市场的活儿干。"王朴生说。贫困群众的心声和期盼,就是临沧坚果业发展的方向。在种植坚果、探索种植坚果新模式的过程中,当地人意识到,必须在现有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打造有附加值的产业链,才能真正实现坚果业的壮大,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让贫困群众在市场性益贫机制的建设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产业链的打造、品牌的创设、品质的提升,是产业核心竞争力。

这,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在镇康县南伞镇,老远就能看见一个硕大的棕色"坚果"矗立在现代化工厂中,这就是云澳达坚果公司设在南伞的出口加工厂。"之所以把厂房盖成坚果形状,就是让周边的果农一抬头就知道种出来的坚果该送到哪里去。"云澳达公司负责人陈榆秀说。

陈榆秀在澳洲坚果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自称"坚果女侠",这位当年从事粮油进出口贸易的"侠女"说,接下来,自己这辈子就只干一件事--帮助农民种出好坚果,帮助农民把坚果卖出好价钱。2003 年8 月,陈榆秀和澳大利亚合作伙伴成立了中外合资的云澳达坚果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坚果的育种、栽培、管护、加工等技术,通过不断消化、吸收,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云南特点的澳洲坚果技术体系,把澳洲坚果的挂果时间从8 年缩短到3 年。

" 公司+农户",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在云澳达公司,村民成了公司的工人,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种植、管护和采摘,公司负责统一收购。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越高,技术要求越能落实,坚果的品质越有保证。" 第一车间"的生产把住了,创设品牌、市场营销就顺了,云澳达公司通过了ISO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 云澳达"成为云南著名商标,公司种苗及果仁系列产品成为云南名牌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日渐显现,令陈榆秀最开心的一件事是公司培育的200 万株优质种苗销售逾八成,都是农户主动出资购买的。

农村土地制度三权分置改革,让贫困户获得制度的红利。从2005 年开始,云澳达公司在南伞镇先后流转了近7000 亩土地,进行澳洲坚果的规范化种植和推广,贫困群众有了土地流转收入。一同在南伞镇流转土地进行澳洲坚果种植的结圆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土地出租农户加入合作社,目前已做到高效节水灌溉微喷全覆盖。

"别说推广微喷了,以往采摘都难统一,一般要求是在白露时节进行,但有果农先摘先卖,加入合作社就有了约束。"公司负责人蒋家颉说。

产业发展壮大,为脱贫攻坚厚植优势。廖承锐介绍,2020 年临沧澳洲坚果壳果总产量计划达10 万吨以上,总产值约30 亿元。目前全球对澳洲坚果总需求量在50 万吨以上,全球年产量仅15 万吨左右,中国约1.5 万吨。眼下,部分加工企业已在临沧布局,年加工壳果1 万吨左右,研发生产六大系列19 个精深加工产品,已培育云澳达、云果、云果大仁为代表的知名品牌,首个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也落户临沧。

坚果产业发展,给贫困户张大从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希望。

近日,临沧市发布消息,第八届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将于今年10 月17 日(即国际消除贫困日)在临沧举行。这是国际澳洲坚果大会第一次在华举办,一大批国际澳洲坚果行业的专家、企业家、知名公司将走进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为澳洲坚果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能否抓住这一契机提升临沧坚果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果品质量,从而促进坚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坚持了20 余年的临沧充满期待。

 

 

作为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林业生态资源最具优势

怒江脱贫主打"生态牌"

 

 

 

全国最贫困的地方在哪里?数字最有说服力。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至今仍高达38.14%的贫困发生率,是全国最高的。如何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怒江素有"动植物王国明珠""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称,林业生态资源是最具优势的资源。依靠美丽告别贫困,实现生态保护与

脱贫攻坚协同发展,成为该自治州的现实选择。

好政策滋养了好生态,好生态给贫困户带来新希望

高补登村民小组,位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小龙村。走进这个傈僳族群众聚居的小山村,一幢幢新民居在绿树丛中影影绰绰;一条条通户路延伸到家家户户门前。

眼前此景,很难让人想到多年前的高补登,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上世纪80 年代,山林被分到各家各户,部分村民乱砍滥伐,雨季山洪泥石流让人夜不能寐......

高补登村民痛定思痛。90 年代初,在党员余国华等人倡议下,高补登村召开群众大会,制定村规民约,决定将原已分到户的近5000 亩山林集中起来统一管护,村里聘请2 名专职护林员全天候巡护,将山林划分为封山育林区和柴山两部分,封山育林区禁伐、禁牧,村民烧柴或建房伐木只能到柴山砍伐。

为确保护林取得实效,村里对护林员进行严格的定期考核:对工作不认真、不严格履职、考核不合格的坚决"炒鱿鱼",这就倒逼护林员丝毫不敢懈怠。

村民对山林的索取大为减少。同时,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方面的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高补登村的山林得到了休养生息,林子变密了,水变清了,山洪泥石流不见了,昔日难得一见的野鸡、野兔又回来了。高补登村党支部书记余建龙说,村子这些年的变化让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保护好生态才能脱贫致富,绿水青山是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高补登村的变迁是怒江州的一个缩影。保护给力,生态向好。目前全州森林覆盖率高达75.31% ,每年提供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1204.82 亿元。

云南省林业厅厅长任治忠说,国家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多予少取放活的林业好政策滋养了怒江的山林,也大力扶助了这里普遍贫困的各族群众。

如今,高补登村生态护林员的实践,在怒江推广开来。怒江州林业局副局长刘富泰介绍,目前全州共选聘了8559 名生态护林员,年均工资性收入9300 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有效降低了怒江的贫困发生率。

除了护林员公益性岗位,生态惠民政策助推脱贫,效应也非常明显。怒江州于2009 年启动了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补偿试点,2011 年天保工程二期启动,282.27 万亩公益林纳入生态效益补偿,累计获得补偿资金接近3 亿元,31 万人直接受益,基本涵盖了全州所有贫困人口。

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效益明显,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长期以来,高补登村民靠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勉强维持温饱。上个世纪末,不甘贫困的村民余堂元率先在村内种起了核桃、花椒,并自己育苗无偿提供给村民种植。

一开始并没有多少村民跟着种。随着核桃、花椒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看到先种的村民腰包渐鼓,观望的村民主动跟了上来。经过10 多年的发展,一片片核桃林、一丛丛花椒树成林挂果,以往的穷山坡成了"聚宝盆"。去年高补登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 多元,其中一半左右来自于经济林。

特色经济林成了"绿色银行",林下经济潜力更大。"按最低每斤500 元算,种重楼第三年每亩收花能收入1.5 万元,第四年可翻番到3 万元。再加上根茎割收的收入,从第四年起亩产值可超10 万元。"泸水市片马镇片四河村农户胡三妹下定决心,今年不再种玉米,改种重楼。

给她带来信心和决心的,是泸水银坡春灵种养开发基地的总经理肖志军。肖志军的公司免费给农户提供重楼种苗和种植技术,还给每户每年补助300 元,连补3 年。公司2016 年与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签订了中药材种植收购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聘请专家为技术指导顾问,这些保障措施让胡三妹们没了后顾之忧。

目前,肖志军已带动老家老窝镇白族乡银坡村近百户农户种植重楼,户均增收5800 元。在结对帮扶的珠海市香洲区200 万元资金支持下,肖志军将在片马镇带动200 户以上贫困户发展重楼产业,到2020 年末户均可增收5 万元以上。

记者在怒江多个深度贫困村采访发现,林特产业几乎是每个村里的脱贫主导产业。目前发展势头最好、最受群众欢迎的要数草果产业。记者来到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金满村采访时,村民中于纪冒雨在林下种草果苗。" 等草果进入盛果期,按照现在的价格,亩产值能到5 万元,脱贫致富就靠它了。"中于纪信心满满地说。刘富泰介绍,草果既能做日常食品香料,又能做药材、饲料添加剂和化工原料,成了怒江各族群众眼中的" 致富果",目前全州种植面积达到了103 万亩。

在林特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绿水青山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2017 年,怒江州林业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增幅同比都超过20%。

依托林业生态建设,完善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

尽管林业脱贫潜力很大,但现实仍很" 骨感"。州委书记纳云德介绍,怒江产业基础薄弱,普遍小、散、弱,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普遍质量不高,带动能力有限。下一步在攻坚深度贫困过程中,要花大力气增强产业脱贫能力。

强有力的龙头带动对于产业脱贫意义重大,但少有龙头企业落户怒江。"最大的瓶颈在于交通,怒江至今仍然没有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对于企业来说,物流瓶颈非常明显。"纳云德坦言。

除了缺少龙头企业,合作社在怒江发育也很缓慢。泸水市鲁掌镇浪坝寨村在怒江产业发展较好,村委会主任李开忠介绍,全村共有6 个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稻田养鱼等产业,去年村子成功脱贫摘帽。大学生村官和倩如告诉记者,村里的合作社发展产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解决"种什么""怎么卖"等问题办法不多,带动贫困户的能力比较弱。夏宗阳是宗扬种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合作

社只有7 户社员。

缺少强有力的带动,怒江的很多林特产品只能打"原"字牌,附加值较低。刘富泰告诉记者,虽然全州核桃种植面积达208 万亩,但目前年产核桃只有1 万吨左右,不足以撑起一个上规模的核桃深加工企业,怒江的核桃基本上都只能作为原料外销。

离2020 年脱贫摘帽只剩3 年不到时间,怒江如何更好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的互促双赢,刻不容缓。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怒江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精准脱贫的建议》,指出怒江具备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条件,加大生态保护、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对推动怒江全州发展、实现全面脱贫作用巨大。他建议,将怒江列为国家生态脱贫试验示范区,允许怒江采取国家公园模

式,进行保护性开发,大力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对怒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怒江以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特色林产业等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产业培植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一批重大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支持怒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等工作,完善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计财司司长闫振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脱贫工作的意见》,国家林业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打造云南怒江州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区,深入推进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云南省林业厅结对帮扶砚山县维摩乡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春暖花开,走进云南省砚山县维摩彝族乡,挖机声轰鸣,整地、打塘紧张有序,一处处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的脱贫攻坚场景令人感奋,一条绿色脱贫之路正在山乡大地铺展。

倾心帮扶,激发动力,点燃脱贫信心

长期以来,维摩乡农民" 在石头缝里搞饭吃",全乡岩溶石山面积高达83%,目前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81 户7559 人。

石旮旯里如何蹚出一条脱贫路?

2015 年秋天,云南省林业厅挂钩帮扶维摩乡脱贫攻坚。然而,贫困群众并没有紧紧跟上。林业厅巡视员刘一丹说:"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群众改变安贫守旧、等待依赖的观念,更主要的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林业厅厅长任治忠介绍,林业厅党组成员带头,一次次走进发展落后的村子、贫困的人家,深入调研,与当地党委、政府形成共识:最关键的是改变基础设施差,产业单一弱小特色不足的现状。11 名驻村工作队员敲开贫困户低矮破旧的门房,了解贫困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与贫困群众交心,消除群众心中的疑虑。

扶贫先扶智。驻村工作队员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先后动员5 名初中辍学学生返校读书、13名初高中毕业生到省林业高级技工学校免费学习电脑、汽车修理等实用技术。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省林科院、林技校专家到田间地头,给农户进行核桃、花椒等种植管护培训。越来越多的群众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被激发了。

挤出资金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林业厅先后5 次划拨非林业项目帮扶资金1125 万元,用于全乡阵地建设、道路、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尝到了甜头,但维摩乡产业小、散、弱,贫困户缺乏稳定增收来源,这些问题仍是脱贫攻坚难啃的骨头。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强壮富民产业

越是任务艰巨,越要科学精准施策。

林业厅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组奔忙在山间地头,摸清了10 个行政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林业行业优势和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产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双赢,被确定为主攻方向。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

"驻村工作队员与贫困户交心算账,定发展项目,帮助成立合作社,逐步让群众看到产业发展的希望。"砚山县委副书记、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付兆雯说,要让产业形成规模,产生效益,还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

多种充满生机的产业发展模式如雨后春笋在山乡拔节。以"公司+贫困户+基地"模式,幕菲勒村建起了2000 亩连片红蜜桃种植基地。正在地里打工的罗常生说:"我们夫妻俩一年下来工资收入就是6 万多元,我家的7 亩地流转给公司,一年又有5600 元的租金,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连接在一条条特色产业链上,学技术、增能力,告别等靠要的惰性,鼓起摆脱贫困的干劲。乡党委书记蒋跃超深有感触地说:"这么干,贫困群众脱贫大有希望。"除了发展产业,林业厅在维摩乡安排实施营造林7.9 万亩,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30.5 万亩,每年补偿318.2 万元,同时选聘生态护林员307

人,其中贫困人口282 人,维摩乡逐步走上绿色发展、生态脱贫之路。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人民日报 | 作者:人民日报 | 栏目编辑:李姣 | 栏目审核: 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