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易地扶贫搬迁利民惠民
本报讯(通讯员 林晓梅) 近年来,漾濞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全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民心工程来抓,因地制宜,对县内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基础条件差的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1年以来,该县共计投入资金1454万多元,对涉及鸡街、太平、顺濞3个乡镇4个行政村4个村民小组的146户644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建成安居房219套,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给贫困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
改善了生活条件,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漾濞县始终坚持群众自愿、国家扶持、社会帮助的原则,采取了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对于土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进行集中安置,对于土地调整难度大、地形地貌受制约的区域,采取靠近村委会、学校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搬迁成本低的地方进行集中或分散安置。项目实施前,由于群众居住地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山体滑坡现象突出,时刻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加上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仍处在巩固基本温饱的低水平上。易地搬迁后,群众摆脱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生病能就近就医,学生能就近就学,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极大改善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的生产得到发展,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脱贫增收。该县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这个长远目标,在实现安居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各村特点积极引导搬迁户结合本地资源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种植红花、烤烟以及热区优质水果等,鼓励安置区群众创业,增加收入。搬迁群众迁移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兴修水利灌溉设施,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调整种植结构,促进了生产发展,改变了原居住区“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为脱贫增收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搬迁群众眼界开阔了,安于现状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转变,激发了搬迁群众的致富信心,部分搬迁群众除从事农业开发外,还利用便利的交通外出打工或从事种植业,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
保护了生态环境,巩固了生态屏障。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方式落后,贫困群众为了生存采取的唯一方式就是毁林开荒,对环境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迁出区生态的恢复、建设和保护,真正实现了扶贫搬迁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实现了“迁出地绿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