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带植被覆盖率达80%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朝霞映照的东大河湿地。 李继明/摄
黑翅长脚鹬在东大河湿地觅食。 李继明/摄
对曾经饱受污染之苦的云南滇池来说,湿地的恢复和建设是滇池治理和保护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滇池湿地面积不断扩大,湖滨生态系统重建初步完成,带动了滇池水质净化能力不断改善,吸引野生鸟类栖息。
提升改造湿地公园
昆明最近专门开了条专线公交,目的地是滇池湖畔捞鱼河湿地。市民郭月告诉记者,带孩子来湿地,既是为了赏花,也是为了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培养和母亲湖的感情。
上世纪,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滇池湿地逐渐成为鱼塘、农田,滇池自净能力不断下降。随着近年来滇池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推进,永昌湿地、海东湿地、捞鱼河湿地、王官湿地、斗南湿地等一个个经过提升改造、兼顾生态与景观功能的湖滨生态湿地展现在春城市民眼前。
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何锋告诉记者,在开展滇池“四退三还”(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湿、还林)工作之前,滇池外海湖岸线后延200米的湖滨带(除陡岸带外)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其次是鱼塘,占湖滨带总面积的近90%,而湿地面积却不足5%。
近年来,滇池恢复和建成了环湖生态带,湖泊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得到不断提升。
“原有鱼塘已经全部清退,转变为库塘湿地,农田和大棚用地等则转变为生态湿地和林地。”何锋说。通过“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现在滇池湖滨带植被覆盖率已达80%。从建设前期到建设后期,植被覆盖率提高了约6倍。
如今,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湖滨生态绿色屏障。
监测结果显示,生态湿地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约为15%—30%,随着湖滨生态系统重建的初步完成,滇池湿地净化水质能力不断提升。“肾功能”强了,水也干净了。
野生鸟类回归
近期,有市民在滇池草海水域发现了几只野生鸬鹚。这些鸬鹚已在此定居一个多月,每天除了入水抓鱼,便是吃饱了展翅晒太阳。
野生鸬鹚的回归,反映了滇池整个生态群落的改变。2011年开始,滇池渔业行政执法处开始加大鲢鱼、鳙鱼及滇池土著鱼类高背鲫的放流力度。
湖畔植物物种数量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水质的不断改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消失的轮藻群落、微齿眼子菜、苦草、水鳖等群落又得以出现。”何锋说。
随着滇池湿地的增加,滇池面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滇池周边湿地为鸟类创造了较好的栖息、觅食环境,为滇池湿地供养更多的鸟类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在滇池周边不断发现钳嘴鹳、彩鹮等多种过去从未在云南记录过的物种。
滇池旅游度假区环保局局长杨福顺认为,建设之后更要重视管护,“治理滇池必须认真建设,好好管理。只要付出就会有效果,期待所有昆明市民和我们一起保护母亲湖。”(人民日报 记者杨文明)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