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治理生态效益逐渐凸显 3600公顷湿地美景诱人
随着水质改善,红嘴鸥越来越多 记者王宇衡/摄
海埂公园建起了慢行步道 记者王宇衡/摄
捞鱼河湿地红树林景致宜人 记者苏颖/摄
龙门湖滨生态公园环境优美 记者江洋/摄
海东湿地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 记者苏颖/摄
通过多年治理,滇池生态效益逐渐凸显——随着治理措施不断加大,滇池水质慢慢变好,以前消失的候鸟和土著鱼又出现了。而获益最多的还是昆明市民,治理滇池建成的3600公顷湿地,如今已基本连成了片。每到周末,海埂大坝、环湖东路、滇池北岸、东大河等湿地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湖滨湿地鸟类已近140种
散步于滇池生态湿地内,偶然间,一只颜色艳丽,却不知名的小鸟会窜入你的眼帘,待你想仔细观察一番时,又突然飞走消失不见。
如果你不是鸟类专家,或许很难发现滇池生态湿地内的秘密:白鹭、池鹭、黄苇鳽等鹭科鸟类,黑水鸡、红胸田鸡等,此外还有矶鹬、白腰草鹬等鸻鹬类,珠颈斑鸠、远东山雀、白鹡鸰等常见鸟类,甚至黑翅鸢、黑耳鸢、红隼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都生活在湿地内。它们在水中游弋或潜水,在浅水、滩地与岸边涉行,在上空飞行,在湿地觅食……它们依水而居,湿地成了它们美好的家园。
从滇池恢复湿地建设以来,生态湿地逐渐成为土著鸟类的天堂和乐园,也成为鸟类迁徙的“补给站”和越冬场所,以往一些不曾记录的鸟类,如今也选择来此越冬。
据昆明鸟类协会副秘书长杨明介绍,2012年前,鸟类学相关专家曾对分布在滇池周边的鸟类做过系统调查,当年滇池湖滨共记录鸟类96种。近年来,随着湖滨湿地的恢复,为鸟类创造了较好的栖息、觅食环境,鸟类物种数量,特别是水禽有较为明显的增加。2014年共记录鸟类138种,短短两年时间就增加了42种。其中,在滇池绝迹多年的乌鸦、喜鹊、大麻鳽、金眶鸻、灰头椋鸟等又重新回到滇池岸边。
此外,近年来在滇池周边不断发现过去从未记录过的一些物种,其中包括多种云南省新记录鸟类。2011年~2013年间,滇池周边记录到钳嘴鹳、彩鹮、铁嘴沙鸻、蒙古沙鸻、翻石鹬、斑尾塍鹬、黑腹滨鹬等12种云南新记录水禽。经过云南野鸟会的核实,弯嘴滨鹬、小滨鹬、赛氏篱莺、翻石鹬4种鸟类首次在云南省内被发现。
“在滇池湿地内发现这些鸟类,证明滇池除了是重要的水禽越冬地外,也开始成为中亚、东南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补给站。”杨明说。
土著鱼种锐减后有所回升
在被污染以前,滇池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鱼类达60余种(包括土著种和引入种)。
“滇池土著鱼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26种减少到目前的11种,这11种滇池土著鱼类中,仅有4种生活于滇池湖体,其余7种均生活于滇池湖周一些溪流的上游或溶洞中。”这是2001年9月《生物多样性》杂志刊登的《滇池土著鱼类现状》中的一段话。
这篇文章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自明、杨君兴、苏瑞凤、陈小勇完成,研究人员于2000年4月~12月对滇池区域的土著鱼进行调查时得出这一结论。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滇池中的34种鱼类,尚有土著鱼10种。至2005年,滇池土著鱼种类仅剩下4种,滇池金线鲃、云南鲴、银白鱼、乌鳢等。
那么,这几年滇池里鱼类家族成员又有多少呢?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安莉说,滇池里的鱼类有23种,其中土著鱼仅有5种,其他都是外来鱼。在这5种土著鱼中只有鲫鱼还有一定产量,其他的泥鳅、侧纹云南鳅、银白鱼、滇池金线鲃4种土著鱼的野生种群数量都极少。原有经济鱼类以红鳍原鲌、鲤鱼、鲫鱼、秀丽白虾为主。
最近这几年每年都能发现银白鱼,说明滇池的水质在逐步好转,但白鱼的数量还是很少,没有形成规模的种群。从鱼类的种群结构、数量来说,鱼类的结构比较稳定,波动不大。
再远的湿地都已被踏入
环湖东路上的海东湿地,每逢周末就热闹非凡。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湖滨湿地,对生活在钢筋丛林里的城市人群来说,太具吸引力。观察发现,无论是滇池北端草海大坝附近的永昌湿地,还是南岸晋宁的东大河湿地,如今都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我们影楼很多年前就喜欢在这里为新人拍婚纱,因为水质越来越清澈,拍照和后期都很方便,颜色呈现蓝色,婚纱照很浪漫。”一从业5年多的影楼摄影师已数不清带了多少对新人到永昌湿地拍照。“一开始是新人要求,后来是我们推荐。”这位摄影师说,永昌湿地虽然不大,但其中栈道颇有点“九曲回廊”的味道,拍出来的照片很有层次,而且背景空阔,水天一色,相得益彰。
海东湿地则是滇池湖滨带上名气最大的湿地之一,这个位于滇池外海湖滨带的湿地水质更好、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各色花卉和慢行步道的布置甚是诱人。而一旁即将进入收尾阶段的王官湿地、斗南湿地尽管今年才正式开放,但去年已有很多游人忍不住提前进入拍照。
继续向南走,滇池生态湿地的吸引力越发显现,晋宁东大河湿地每到周末,总有人驱车前往,即便相距主城区40多公里仍然魅力不减。“去年还在建设,但是来的人太多了,只能先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而且不要破坏施工场地。”东大河湿地的施工工人告诉记者。
保护滇池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对于保护滇池,不少人认为那是政府部门或者污水处理厂的事情,离自己有点远。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市民,好的环保习惯都可能为滇池减负;相反,一个不好的习惯有可能给滇池增加负担。那么,保护滇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 节约用水
肖邦定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从2000年起,他一直参与滇池的蓝藻治理。他告诉记者,滇池最大的污染还是生活污水,几百万人每天都要吃喝拉撒,这些水冲到哪儿去了呢?自然是滇池。因此他建议,保护滇池,老百姓首先要做的就是节约用水。
2 不乱排污
“保护滇池,不仅自己要做到平时不乱向河道丢垃圾,不在河道中洗车、洗衣服,还要时刻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儿孙也不能这样做。近几年滇池的水质越来越好了,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从点滴做起,保护滇池,并影响自己身边的人,滇池总有一天会恢复清澈见底的样子。”郑女士说。
“现在湿地里的垃圾桶、公厕数量较少,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想要找个垃圾桶扔,要走好远才能找到,有些人犯懒,就直接把垃圾扔在湿地里了,或是随处大小便。”李先生建议,对于那些向市民开放的湿地,应多设置一些垃圾桶,最好再多建几个公厕。但在没有建成之前,市民不要随意丢弃垃圾,以免给生态造成压力。
市民吴先生则反映,主要入滇河道周边的截污系统已日益完善,但是位于城市周边、隐蔽地区、村庄的支流沟渠,还有市民向沟渠、河道乱排生活废水污水及垃圾,监督管理仅仅靠政府部门远远不够,应发动更多滇池保护志愿者对这些地方的排污现象进行监督,真正实现“零排污”,才能使滇池的水质越来越好。
3 勿乱放生
随着滇池治理力度越来越大,很多昆明市民保护水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逢年过节,许多人会带来各种水生物种投放滇池,殊不知,并非所有水生物种都适合放生滇池。一些外来物种进入滇池后,会对本地的土著物种造成极大的危害,而本地的土著物种是滇池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一链,外来物种的侵入,可能导致滇池生态系统的失衡。系统失衡,也就意味着污水不能被很好地分解。
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像巴西红耳龟、食人鱼、小龙虾、福寿螺等,就是不利于滇池治理的外来物种。这些物种会大量摄食对净化水质非常有益的水草,有的还会吃鱼卵,甚至直接攻击其他土著鱼类。由于它们在滇池中没有天敌,长时间生长后,对滇池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极强,不利于滇池土著鱼类的保护和恢复,更影响到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此外,不得向滇池放生的还有:埃及塘鲺(胡子鲶)、美国青蛙、牛蛙等外来物种;大口鲶等大型肉食性鱼类;草鱼等大型食草性鱼类。
那么,哪些鱼类才适合滇池呢?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鲢鱼、鲤鱼、鲫壳鱼、鳙、泥鳅、黄鳝等对滇池的水质提升都有好处,这些鱼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消化利用滇池中的富营养物质。随着开湖捕捞,这些鱼很多会被打捞起,水里的富营养物质也就随之带出水体。
4 保护鸟类
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与其生存环境有关。曾几何时,滇池的美丽被充满臭气的污水而取代,周边成片的芦苇消失了,沼泽地不见了……鸟类生存的空间消失了,自然而然,斑鸠、喜鹊、布谷鸟、燕子、白鹭、鸬鹚等鸟类也就“搬家”了,几乎很少见到它们的踪影,甚至部分鸟还绝迹了。如今,随着滇池逐渐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又唤醒了鸟类对滇池的美好记忆,使其重新回到滇池边“安家落户”。对于滇池湿地鸟类的回归,杨明建议,相关部门应在湿地内多建浅滩和多种灌木丛,增加鸟类栖息空间,使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鸟类生存空间。同时,在湿地内养多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这样,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可以预见,滇池生态湿地中鸟的种类和数量将继续增多,更多的鸟类也将来此安家。”
5 转变观念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广大市民热衷的“湿地公园”和其他“公园”有很大的不同,几乎没有公厕、座椅,甚至垃圾桶都很少,一切设施似乎和市民强烈的需求和向往并不匹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湿地并非湿地公园。
昆明市滇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景观只是湿地的一项功能而已,湿地更重要的使命是生态修复。广大市民意识中的很多“湿地公园”,其实都是指湖滨湿地,还有一部分是湖内湿地,或许那就是野生鸟类栖息繁殖的地方,因此不应该成为人人都能踏足的“公园”,缺少各种公园的常规设施,恰恰就是对湿地的保护措施。(春城晚报 记者袁明锋 李超 杨质高)
相关新闻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