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治理已到“转型期” 科技治污迫在眉睫

17.07.2016  17:09

  中新网昆明7月16日电(王祎)“滇池治理效果非常明显,但后续难度越来越大……”16日,在昆明市与清华大学环境科技合作签约仪式上,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说,“科技支撑迫在眉睫”。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属长江水系内陆高原湖泊,地处长江、珠江、红河3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乾隆年间滇中寒士孙髯翁曾描绘滇池美景:“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20世纪80年代以来,滇池从可淘米洗菜逐年演变至“鱼虾灭代”,一度沦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内陆淡水湖泊之一,水质曾达到劣V类。

  过去五年,昆明全面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在各方不懈努力下,滇池治污效果明显,目前水质企稳向好,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介绍,“过去,我们主要利用工程技术进行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效果显而易见,但终归不能长久。

  程连元表示,滇池的治理工作和传统企业升级一样,必须“转型”。目前,滇池治理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这些工作要在多种技术的配合下,进行集约化管理,使滇池有望重现水清岸绿河畅的美丽风采。”

  在签约仪式上,昆明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就滇池治理正式签署协议并确立环境科技合作关系。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说:“‘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清华大学的重要课题,我们将积极发挥多学科、跨行业的优势,为滇池保护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同时,滇池也将成为清华大学对环境治理研究的‘实验室’,我们将加强学术研究,在此期间培养更多的环境保护技术人才。”

  按计划,双方联合成立“清华大学——昆明滇池高原湖泊联合研究中心”,有计划地重点扶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策划组织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论坛——“滇池论坛”,促进清华大学及昆明市相关单位与国内外湖泊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打造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