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治污通过“国考” 为中国环境治理提供样本

05.11.2015  21:50

  滇池是云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我国所有受污染湖泊中“病情”一度最严重的一个。为了使病魔缠身的五百里滇池重现秀丽容颜,我们已倾尽全力防治污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滇池治理也一度被视为中国湖泊治理最困难的一项。然而“十二五”大考之后,滇池治理确实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4年度考核结果”显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已顺利通过国家考核。也就是说,今年1至9月,滇池外海、草海水质除个别指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滇池“十二五”规划考核目标。35条入湖河道中有22条水质达标。

  滇池治理能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重要成效,首先应得益于昆明明确并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滇池生态管控为底线,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将滇池治理置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滇池治理的一切政策实施奠定基础。

  在绿色发展之路的框架下,“十二五”期间的滇池治理,还实现了巨量环保投入,科学化的环境管理。

  4座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厂、97公里环湖截污主干管渠及10座配套雨污混合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污水处理系统,构建了滇池污水净化的路径,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的几率。尤其滇池主要为生活污染导致的富营养化问题也得到了充分缓解。

  滇池治理也已经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生态治理系统。除了污水处理系统治污,还落力在生态修复领域。植树造林,“湖进人退”、降解、生物进化等都值得称道;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的叠加效应也得到了体现;引牛栏江水这种大手笔置换水体更是看到实现滇池流水不腐的希望……

  滇池治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另一大财富是公众对于生态的高度敏感。也正是因为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滇池治理的全民参与感也呈可喜之态。志愿者活动也都得到了有效开展。

  可以说,“十二五”的滇池治理,在环境治理的全领域都实现了拓展。它为整个中国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最全面治理方法和路径的样本。这为中国湖泊河流的污染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更重要的一点是,滇池治理不仅仅只是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它的生态效益也将会逐步显现出来。水环境的价值对于如今的昆明人来说,当是无价之宝,无论怎样保护都不为过。尽管环境治理可能给经济效益带来短期影响,但是它将会打开另一个更良性的绿色发展的空间,那当中一样有巨量的GDP和效益。

  对于滇池治理的这些投入,最终会给我们增加难以估量的公共利益与福利。它将彻底改变城市治理的传统模式,让社会与经济甚至生活方式向着更为后工业化的道路上迈进。仅仅让人们爱上一个城,愿意在这里生存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的能量,就已经超过了其他的收益。(梁兼)

编辑:孙瑞婷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