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区滇池慢行系统示范段基本完工 开放时间未定

31.12.2014  11:07

慢行系统开放之后,市民可以在环境优美的公园内享受散步的乐趣 都市时报记者 谢瑞/摄

    作为今年市级领导对口督查联系的重大项目之一,滇池慢行系统度假区段年内可完成包括沥青铺筑、路面弹性聚脲涂层以及慢行系统两侧景观绿化种植在内的工程。昨日,记者现场走访了位于海埂公园附近水上派出所慢行系统示范段,虽然还有部分工人在进行现场的道路清洁和景观建设,但示范段整体的景观主体已经成形,塑胶车道、主题雕塑、观鸥平台……健康生态的休闲画面已经跃然眼前。

     慢行系统段设计五大主题风格

    据了解,滇池慢行系统度假区段西起海埂公园西门,东至盘龙江入湖口西侧,全长4200米,标准宽度4.5米。其中,沿用海埂公园规划2号路1400米进行改造,新建2800米。沿线自西向东须跨越采莲河、格兰特码头水域段、昆明第七水质净化厂尾水河、金家河以及22米宽的人工湖。该项目于今年7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是全市各区慢行系统工程中启动最早的。

    目前基本完工的慢行系统示范段位于格兰特码头水域段附近,主体车道采用塑胶材质打造,颜色以朱红色为主,车道上不仅标明了自行车标志,还别出心裁地画上了啃着骨头的小狗,以表明这是散步、骑行的专用道路。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这段慢行系统主要是为散步、慢跑和骑行而建造,设计车速为时速15公里。

    站在已经修建好的骑行车道上,宽约1.5米的车道沿着滇池边蜿蜒而上,红白相间的标识将道路一分为二成两个方向。在道路两旁,除了种上了主题景观植物以外,在靠近滇池附近的空地上,还专门设计了木制平台以作赏景和观鸥之用。据仍在现场施工的景观工程师介绍,除了一些景观小品的搭配以外,示范段最大的特点是结合滨水的特点,种植了一排4米左右高的老人櫆,目的是让游人们感受到一种滨海的氛围。

     开放时间尚待确定

    目前,虽然示范段的道路建设、景观设计基本完工,但慢行系统的开放时间仍未确定。“现在其他路段的主体虽然也基本完工了,但是周边便民设施如座椅、垃圾桶、生态公厕等都还未完成。而且,慢行系统的整体打造还是要配合海埂公园的提升改造来完成,现在还无法确定开放时间。”该负责人介绍。另外,该负责人表示,等未来慢行系统修建完成后,整体道路除了可用来骑行以外,也可以用来举行半程或短程的马拉松竞赛。(都市时报记者 李瑞莹)

编辑:沈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