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建言滇池保护和治理公开环境信息 构建全民监督体系

10.11.2016  08:37

9日,市滇池管理局组织召开“滇池流域综合管理研究”培训会,来自瑞士、美国、德国和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从滇池流域综合管理规划、污水处理技术、蓝藻研究、餐厨废油收集利用、生态湿地建设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报告,为滇池保护和治理建言献策。

会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佟庆远作了题为《滇池流域综合管理总体规划》的报告。他表示,过去的“九五”“十五”乃至“十二五”的滇池治理工作,从工程上来讲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截污和治污体系,滇池水质确实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从中长期来看,滇池流域应从依靠工程投资的粗放型治理向依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治理转变。此外,滇池流域治理还应从目前的末端工程治理转变为“调整流域发展布局,提高流域用水效率、优化治污体系”综合治理。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于流域发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进行统一部署。“需要从政府的协调管理机制、资金的精细化使用、管理的精细化使用上全面协调,才能保证滇池水体的进一步改善。”同时,还应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加强公众参与决策。据悉,“十三五”期间,昆明将积极动员公众力量,共同发现解决滇池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并依法公开环境信息,构建全民监督体系。

会上,昆明滇池生态研究所副所长韩亚平对滇池湖滨湿地建设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他介绍,目前环滇湿地主要分为湖滨湿地、河口湿地、湖内湿地以及湖滨林带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湿地都承担着不同的水质净化功能,其中河口湿地承担着入滇河道水质净化的功能。目前,他们正在按照“一块湿地,一种对策”的思路,对昆明现有河口湿地布水系统进行提升改造,让湿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净化水质的功能。以捞渔河湿地在净化水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例,经过补水系统改造后,按照捞鱼河水质净化厂出水深度净化计算,(即:日处理规模为4.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达到国标一级A标,对总氮、总磷平均去除率50%和60%),捞鱼河湿地每年可去除约123吨氮、5吨磷,相当于每年可减少700吨碳酸氢铵、30吨普钙进入滇池。目前滇池湖滨已经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为200米、面积约为33.3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

昆明日报记者 孙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