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上半年草海水体透明度同比上升五成
编者按
近日,滇池保护治理成效引起了中央、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以“昆明滇池水质转好”为主题发布一组照片,多角度反映滇池治理的举措及成果,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中央级媒体也在重要版面刊发报道了相关内容。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经过20年的艰辛努力,在滇池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使滇池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水质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逐步降低、蓝藻水华暴发日期逐年推迟、持续时间逐年减少、发生面积逐年缩小,沿岸逐渐恢复清风拂面、莺啼柳荫的美姿,“高原明珠”正逐渐绽放出往日的光彩。即日起,本报将刊发“滇池水质转好”系列报道,从多个角度解读滇池治理保护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果。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滇池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认真对照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两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项目实施,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推动滇池治理各项工作。上半年,滇池外海与草海水质类别均由劣Ⅴ类转为Ⅴ类,营养状态均为轻度富营养,其中,草海水体透明度同比上升52.6%。
坚持不懈实施“六大工程”
记者近日从市滇池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滇池治理重点突出,坚持不懈实施“六大工程”,继续开展滇池治理项目建设,认真落实滇池保护治理常态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滇池有关规划编制工作,保护和治理成效明显。目前,截污治污系统基本建成,通过遏制增量、削减存量,入湖污染物大幅减少;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展,全面实施35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河道清淤101.5万立方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收效显著,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质明显提升;建成885个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立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置”的运转机制,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取得成效;建成湖滨生态湿地3600公顷,流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一些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金线鲃等土著鱼类、鸟类重新出现。同时,在滇池草海、外海18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底泥疏浚,完成底泥疏浚1213万立方米,开展生物治理和蓝藻清除等内源污染治理工程,不断削减滇池内源存量污染。
截至6月底,今年实施的滇池污染治理项目中,有1个项目完工,45个项目在建,49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完成投资12.1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9.03亿元,新建项目完成投资3.08亿元。
草海水体透明度上升52.6%
外海水质监测情况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水质类别由劣Ⅴ类转为Ⅴ类,其中一个月达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9.5,营养状态由中度富营养转为轻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2.6%,水体透明度平均值下降13.1%。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的平均值分别降低34.1%、26.0%、12.5%。截至6月,外海透明度平均已达0.47米。
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滇池草海水体透明度上升52.6%,透明度上升幅度较大。数据显示,1―6月,草海水质类别由劣Ⅴ类转为Ⅴ类,其中一个月达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9.9,由重度富营养转为轻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15.1%。主要污染物氨氮、叶绿素a、化学需氧量、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平均值分别降低68.6%、66.5%、64.8%、47.4%、40.4%、38.5%、12.9%。截至6月,草海透明度平均达0.53米。
市委、市政府继续按照“科学治理、系统治理、严格管理、全民参与”的原则和定位,把滇池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管理体系中,紧紧围绕滇池流域水质改善,以草海水质提升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工程、生物、信息及自动化技术,重点开展截污治污、河道整治、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为实现“十三五”末滇池治理目标任务开好头、起好步。
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