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职滇剧从业者不到500人 滇剧大师收徒传承

19.05.2015  20:03

滇剧名家王玉珍收徒。都市时报记者孟祝斌/摄

     昆明信息港综合整理 深深三鞠躬,敬上拜师茶。5月18日上午,牛街庄滇戏博物馆3位业余滇剧业余演员正式拜在梅花奖得主、滇剧大师王玉珍门下,就此传承滇剧衣钵,这也意味着金马街道办事处2015骨干培训班正式开班。

    滇剧是丝弦(较早秦腔)、胡琴(徽调)等声腔于明末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滇剧作为云南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云岭大地的“山茶花”、“滇粹”,滇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取得过丰硕的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消费方式的多元化转变,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滇剧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牛街庄的村民张勇一家从曾祖父开始就和滇剧结缘了,听着滇戏长大的张勇耳濡目染也迷上了滇戏。几十年来,不管是当乡村干部,还是下海经商,张勇一直痴迷于滇戏,长期兼任牛街庄业余滇戏团的领队。他带着赋闲下来的团员排练,到相邻的乡镇演出,活跃于昆明的乡村舞台。2009在牛街庄村委会的支持下,张勇投资50万元人民币建起滇戏博物馆,并在里面搭建起一个戏台。此后,牛街庄就成了昆明有名的“滇剧窝子”,专业和业余的滇剧团,每逢庙会和节日,都会到此演出。

    去年8月19日,省文化厅正式命名牛街庄滇戏博物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这里通过举办滇剧培训班、滇戏展演等形式,传承和发扬这一国家级非遗文化保护项目。

    近年来,和其他地方戏一样,滇剧日渐衰落。云南从80年代的19个剧团到现在仅剩云南滇剧院和玉溪滇剧团,专业剧团大部消失所剩无几。戏校几年招不到一个学生,滇剧逐步被边缘化。

    18日早上,滇戏博物馆内人潮涌动。做了多年的业余演员,张春丽和杨存英、张红娟终于师出有名,对此她们觉得十分荣幸。拜师仪式结束后,王玉珍也表示,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让滇戏发扬光大。

    “牛街庄的滇剧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传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代,是个传统的滇剧窝子。”金马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陆佳红介绍,滇剧是一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戏曲剧种,可如今由于种种原因,全省只有云南省滇剧院、玉溪市滇剧团两家专业剧用,专职从业人员最多不到500人,能上阵演出的担纲演员只有百多人,连王玉珍老师在内的梅花奖得主仅3人,滇剧这个省一级的地方剧种处于岌岌可危的态势。(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传承,这个古老的剧种将走进地方历史博物馆,今年街道文艺骨干第一期培训以滇剧打头,邀请王玉珍老师来授课,就是为了将这个表演艺术传授给更多人,希望这批学员能够结束培训后,将成果带回社区、文艺队,传递下去,培养出更多的传承人,让滇剧保护和复兴出现希望。

    此次培训班共3期,分别培训滇剧、花灯和广场舞,金马街道将联系名师和专业的舞蹈老师,为文艺爱好者搭建优质的学习平台。

编辑:上官艳君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