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提速 昆明的机遇与担当

26.01.2015  11:26

今年底回家就不用这么折腾了。”望着正在搭建的高架桥,在昆明工作的澄江姑娘郭舒瑜坐在客车上盘算。全长40.228公里的呈澄高速将使滇池、澄江、阳宗海三湖旅游区全高速互通,到建水也将更快捷。这条高速公路的修通不但使昆、玉两地间有更为亲密的地缘联系,更关键的是,它将为两城在市场、产业方面的合作创造更为便捷、频繁的条件。

目光聚焦由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和红河州北部7个县市构成的滇中坝子,这个“心脏”区域将对云南发展产生的影响非常直观:向南,“5+1”构成的经济圈将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也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搭建平台和载体;向北,处于长江上游的云南完全有优势成为“黄金水道”的起运港,并成为长江经济带向东南亚发展和建立经济大通道的战略前方。

去年7月,《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意味着滇中“5+1”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产业格局、市场格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格局、城乡建设格局、生态环保格局,都将在“互联”与“互通”、“共建”与“共享”、“共保”与“共育”中改变、融合。

从地理山水相连到发展浑然一体,滇中城市经济圈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六个一体化的尽早实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将为全省近50%的人口带来实惠:享有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取消手机漫游费;便捷的城际交通;更多的就业机会、新生的商机……

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领头羊,昆明正肩负起历史责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效作为,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中央处理器”作用。

参与:昆明划出“主战场

这是云南、昆明积极融入新一轮改革、开放,抢抓国家各大战略的最好时机。”学界普遍持有的观点认为,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富民强滇、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以昆明为中心的“5+1”城市经济圈,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产业集中度高。2012年,仅用全省44.06%的人口和29%的国土面积就实现了全省65.56%的生产总值、66.17%的地方财政总收入,经济活力可见一斑。

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从战略构想,到明确蓝图规划,期间共经历了19年时间。

早在1995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就提出了滇中经济区和滇中城市群的设想。14年后,省政府启动滇中城市经济圈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时代发展的浪潮加速着滇中一体化进程。

在此期间,滇中地区已经先后纳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1个重点区域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其作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更将滇中城市群作为积极引导培育的新的地区性城市群之一。

去年12月14日,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现场推进会提出,把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全省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活力的经济高地;发挥滇中地区承东启西、转接南北、辐射带动的枢纽作用,为滇东北、滇南、滇西等各经济区域发展提供相互联系、促进的纽带,让这个区域成为富民强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引擎。

继省里召开现场推进会后,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抢抓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机遇,并划出昆明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的“主战场”:将全市各县区规划布局为三大板块,依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要素做强做优主导产业,通过打造区域内部的昆明经济升级版,加强昆明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领头羊”作用。

滇中兴则昆明兴,滇中兴则云南兴”。在去年12月底昆明市委第85次常委会议上,专题研究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求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找准昆明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肩负起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责任。昆明,开启滇中“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担当。

定位:发挥“中央处理器”作用

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需要把地理上的“山水相连”变为发展上的“浑然一体”,需要“5+1”成员真诚合作、密切配合,扎木成排、抱团发展,催生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五大于六的聚合效应,增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整体竞争力。

省会昆明在这其中承担着艰巨任务。在推进滇中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昆明不乏主动握手与热情:2011年3月,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签署了《推进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消除行政体制障碍上,达成创新5个方面机制的共识。当年11月,“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写入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

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年)》对昆明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中的地位非常明确:昆明是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中央处理器”,要全力支持周边4个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的发展,将昆明的各种“中心”优势扩散到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