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诏铁柱公园

12.11.2014  13:37

      □ 杨源忠

      这一天,晴天丽日,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早上9点,我们驱车从祥云县城出发,沿着宽阔的高速路前行,一路好心情,不多时就到了距弥渡县城西北约五公里的南诏铁柱公园。

      踏进铁柱庙景区,迎接我们的是保持了唐代旧有风格的铁柱庙大门。大门上方费孝通所题写的“南诏铁柱”匾额透出凝重,两侧是本地清代翰林李菊村所撰的铁柱庙长联:“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镂翔还遗旧垒;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联中“赛祖”即祭祖,“芦笙”、“毡帽”是彝族祭祖时的声和形。“盟石”是指细奴罗跟张乐进求结盟时的一块纪念石,“诏碑”就是“南诏德化碑”。联文意境深远、词韵考究、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把有关铁柱的历史掌故作了高度精准的概况,可以说是对南诏铁柱所蕴含着的历史文化史诗般的浓缩。

      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一株苍劲挺拔,翠色欲流的古榕树,旁边是五面石和拱石镶嵌的景观砚池弥津渡桥,这是古时宫庙的消防设施,也是浇灌花木的水源之地,池里睡莲争艳,金鱼戏水,生机灵动。

      我举着相机,频频按下快门,摄下这精巧雅致的镜头。卖门票的老人家走过来,指着砚池拱桥边的围栏说,来这里坐,屁股落地,沾三分仙气。我说,好啊,不只是为了沾这三分仙气,还要和你盛情的老哥拉拉话题。我们聊得很默契,他指着前面的戏台说,这是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外戏台,从古至今每农历正月十五铁柱庙会,白天都会有上万群众来领歌、踏歌,开展传统的祭祀活动和打歌活动,就在这外戏台上开展热闹非凡的活动,晚上就在中门上的内戏台表演。对联“参天古数十围粗,阔叶虬枝荫数亩”、“ 树下时闻摄影声,院中常跳芦笙舞”正好概括了老人的描述。

      岁月悠悠,逝者如斯,当年的祭礼,给后人留下了几分感叹。

      中院山门很特别,既是一道山门,又是一个戏台。对联“欲访六诏遗风铁柱常栖金镂鸟;每逢二元上日芦笙不断踏歌人”,彰显着南诏铁柱庙的中心。穿门阁入内,庭院宽阔,一棵巨树醒目的榕树展现在眼前。此树根系庞大,茎秆粗壮,苍劲皱黑的树皮可以证明它饱经了许多风雨沧桑,树尖直冲云霄,树枝如长龙般的延伸数十米,粗枝大叶,枝繁叶茂,整棵树如华盖巨伞。站在树下抬头看,它那硕大无比的枝叶伸展在头顶的天空。

      我从侧边的楼梯登上戏台俯瞰,整个中院尽收眼底,南诏铁柱所在地“威镇昆弥”殿就在戏台正前方,外内柱两边分别悬挂刊刻对联“物华天宝古铁柱,人杰地灵新纪元”、“铁柱古标南诏史,毗江新咏彩云诗”清晰耀目。

      进入“威镇昆弥”铁柱殿,正中竖着南诏铁柱,这铁柱高近丈,围约三尺,分五节铸成。柱顶呈三莲瓣,上覆一铁笠,表示顶天立地,永镇山川之意。颜色黑中带亮,中段有楷书阳文:“维建极十三年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建极”是南诏国第十一代五蒙世隆的年号,相当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872年建立,说明铁柱建于这一年。

      历经沧桑的南诏铁柱,足足在这里矗立了1100多年,默默凝视着人间的风云变幻,为人们留下了著名的南诏文化古迹。

      南诏铁柱铸于唐,是全国绝无仅有的珍贵文物,蜚声海内外,是研究中国西部地区大理南诏时期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化、民俗现象、科学技术的实物见证,是当时西南少数民族生产力高度发达一个标志,更是西南各少数民族祭柱结盟,共同守卫祖国边陲的铁证。“南诏铁柱”显示了“威镇昆弥”,“标绩全滇”的神威,是弥渡及周边地区的“定海神针”。

      进入后院,望着屋宇堂轩,浮雕朱梁,梁檩窗屏木刻雕花、用料考究,工艺精湛的新建筑群,其建筑之精美,匠心独运,雕琢出许多灿烂的生命,文化底蕴之深厚,载着百余年前的辉煌,撞击着人们的心灵,无一不体现出匠人的聪颖智慧。慢步行走院内,宜人的景色、天空和建筑物相互映照,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整个铁柱庙,坐西朝东,有前、中、后三院,形成七殿五厢、一山门、一照壁一砚池及三拱石桥的格局。庙内环境清幽,香火极盛,周边民众年年前来祭拜,求签、求财者络绎不绝。同时,游客不断前来饱享历史文化之精华韵味。

      南诏铁柱庙,昔人有诗曰:六诏咽喉地,群峦割据雄,彩云通汉史,铁柱启南蒙。

      南诏铁柱庙,今有对联云:南诏称雄一柱鉴千古;白崖源远两川孕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