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墙壁有助点燃城市慈善之光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一位匿名者涂鸦了一面慈善墙,并写下“如果不需要,请留下;如果需要请带走”的提示语。过路的人有不需要的衣物会挂在上面,穷人和寒冷时节的流浪汉则有机会取下自用。这发自伊朗的“友善之墙”慈善创意,很快从中东波及世界。最近也在中国多省市传递,昆明“友善之墙”便是一例。
“友善之墙”模式之所以迅速在多国复制,是因为其独有的便利性。虽然各国都有捐献旧衣物的公共机构,每年也的确有大量相关捐助,但捐助过程仍然较为繁琐,对于当下追求便利生活方式的人们来说,复杂的捐助过程显然是一堵较高门槛,阻挡住人们的捐助步伐。
尤其是一般家庭没有形成及时捐助旧衣服的慈善习惯。一般人的捐助行为往往因某个特殊具体事件感召。此时就算有余力捐助,其准备也很难充分。即使有习惯有准备的捐助人,也一般以打包捐助旧衣服的方式为主。也就是说往往囤积一部分无用旧衣物才会捐出。可当家里突然出现一批不需要旧物时,很少有人能有机会及时捐出。这时部分衣物则只能被遗弃。
另一方面旧衣物的受捐人,缺乏选择余地。需求与供应往往难以匹配,甚至时常发生错配之事。许多爱心人士捐赠的旧衣物经过层层转递后,往往成为过季救济物资,与当时有需要的人的需要失之千里。对于一些受捐的农村地区来说,旧衣物其实多不是其最急需的物资。
更重要的是,许多旧衣物捐赠都是跨地区的,多是城市针对边缘地区或灾区的,很少有机会捐赠给城市内有需要的贫民。或者我们可以说,城市内的穷人,流浪者和乞丐缺乏旧衣物的救济受捐渠道。在城市屋檐下生活的穷人们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以及更多的提防心理。他们背景复杂,因担心被遣返或调查,也使其多半不会主动去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直接领取物资。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旧衣物。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城市内赤贫贫民往往更缺乏应对突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在恶劣天气里导致死亡的城市居民多半是流浪者和城市里孤寡老弱的赤贫人群。
也许“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是差一件御寒的冬衣而已。而“友善之墙”则无疑点燃城市里温馨的火光。
由于“友善之墙”是开放式的场所,那些有需要的人群不必进行任何登记就可以拿到需要的捐助,这无疑提高了使用率,并减少了需要者索取嗟来之物的自尊受挫感。而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携带旧衣物摆放在“友善之墙”上,其便利性使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施捐者,而爱心人士也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时间和精力。
这也是昆明“友善之墙”推出之后,效果明显的原因之一。不过“友善之墙”在中国诸多城市推行时,也曾遇到一些客观问题。比如一些城市的“友善之墙”被迫关闭。原因是设置的地点与市容市貌有关规定相左。对此,政府和社会应对“友善之墙”这一创新给予相应的支持,划定合适的区域,宽容其存在保护其背后难得的慈善精神。我们都知道,激发市民乐于助人的利他意识乃是社会之福。 “友善之墙”是城市建立互助的新型慈善关系的现实标志。它每一天的更新,都在说明新的市民加入进温暖他人的大军之中,这是一股社会和谐的正面构建力量。相信没有什么比城市的墙壁都拥有脉脉温情更值得肯定的事了。(梁兼)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