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8只海鸥GPS位置数据成功回传 印证夜栖外海推测
山间午休下午晃进城 夜宿滇池外海到天明 小精灵们过得很惬意 资料图
揭秘
“海鸥去哪儿”大型公益探秘活动前天顺利启动,前天一整天当中,首批佩戴GPS装置的海鸥在海埂大坝、翠湖以及环西桥放飞后的活动轨迹是怎样的呢?都去过哪些地方?晚上又是在哪儿过的夜呢?昨天下午,海鸥们的首批位置数据从法国传回昆明,一张张行动轨迹图给出了大致的答案。研究人员说,根据8张轨迹图的综合分析来看,中午这群小精灵偏爱到昆明四周的山间午休,而到了傍晚七八点以后,大多数在滇池外海停留。
数据
8只海鸥
活动轨迹成功回传
记者从昆明广播电视台“海鸥去哪儿”项目组了解到,2日活动启动当天,从海埂大坝放飞的佩戴GPS追踪器的海鸥共有6只,而翠湖公园和环西桥放飞的各为2只。海鸥放飞后,每8个小时会在数据中心的电脑上“冒个泡”。截至昨天下午5点多,位于法国的卫星数据分析中心将其中8只海鸥的GPS信号数据传回昆明。
据了解,这10只背着GPS“小书包”的海鸥各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根据放飞地点分别确定为“大坝4号”或者“翠湖1号”等。数据将每24小时传回昆明一次,据上一个24小时观察下来,目前GPS系统的运营状况正常。 根据项目组提供的卫星地图,可看出卫星基础数据是由较为权威的Google地图提供。图片影像可以看出昆明市大体面貌,图片大致标出了西山区、官渡区和盘龙区的相对位置,而标明太平镇后,也能判断出西山的方位,甚至能找到绕城高速草海隧道等。
活动
大坝2号海鸥
进城兜圈
地图上一组红点定位,又代表了什么呢?前天上午10点左右,从大坝放飞后,大坝4号海鸥一直到当天下午1点40分时,基本都是在海埂大坝附近活动。从项目组供图来看,大坝4号海鸥的活动范围以外海为主,尽管下午飞到北市区游玩,但下午6点时已返回滇池外海。在其他轨迹图上,记者看到下午回传的3组GPS数据显示,从前天下午2点多、3点多,直到下午6点05分,大坝3号、大坝5号海鸥基本上都没离开滇池水域,最终都在当天下午6点多时到达了滇池外海。而大坝2号要调皮些,直接进城兜了一个圈,最后于下午6点多返回了滇池外海。通过GPS数据的直观展示,这些海鸥前天下午的活动轨迹一目了然。
研究
初步印证
海鸥夜栖外海推测
从这些数据中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项目组负责人介绍,随着一天天数据的接收、积累,海鸥们身上的种种未解之谜将有望找到答案。 “从环西桥放飞的1只海鸥,晚上6点多钟,同样也是在滇池外海附近停留。”项目组负责人表示,这也初步印证了之前海鸥夜栖在滇池外海的推测。不过,也有个别海鸥不走寻常路,直接玩起了非主流。通过8张海鸥活动轨迹图的分析来看,其中有6只海鸥都在傍晚时分回到滇池外海,1只在相同时间栖身太平镇附近的山上,还有1只则在草海附近休息。
记者了解到,“不走寻常路”的数据,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昨天收到的8只海鸥传回的第一组数据,仅仅代表着研究人员的工作刚刚开始。接下来,还要研究这些点的分布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比如是在湖泊里或者河道周边,还是在公园里面,都将作为海鸥栖息地保护的重要素材。本报记者 李超
相关新闻
周五到海埂大坝
写下给红嘴鸥的祝福
免费领海埂公园门票
今年已经是红嘴鸥连续30年来昆明越冬。12月5日至明年3月30日,由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地方事务管理局、海埂游乐有限公司主办的“‘鸥语春城’30年大型纪念活动开幕式——冬季来海埂看鸥”将在海埂大坝等地陆续举行。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将挖掘这30年来昆明人与红嘴鸥之间那种“和谐、健康、发展”的爱与守护,目的是提高广大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爱鸥护鸥成为文明昆明的一种社会现象,号召市民共同参与到保护红嘴鸥行动中来。形成爱鸥护鸥,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鸥语春城”30周年系列公益活动,引导昆明市民将观鸥的视线聚焦到滇池环湖生态圈来,感受滇池文化,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境,使得滇池这个“高原明珠”之滨——海埂公园成为“鸥语春城”30年之约的主场之一。同时,也赋予海埂公园度假生活方式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这个冬季人们观鸥、爱鸥、护鸥、休闲的首选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幕式当天,主办方将向市民及游人免费发放鸥粮,让大家参与到鸥粮的投喂中来,共同关爱这群美丽的小精灵。同时现场竖起的“爱鸥树”正式接受市民书写心愿,你可以在小卡片上写上对红嘴鸥的温馨祝福,并悬挂在爱鸥树上,留下你对红嘴鸥的祝福。此外,市民也可踊跃参与红嘴鸥祝福语征集,获得海埂公园门票。(记者 左学佳)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