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海埂慢行道12月底完工 可骑车跑步看风景
即将完工的海埂慢行系统 都市时报记者 张小燕
海埂公园片4.2公里长的慢行系统将于年底完工,届时,人们可以漫步绿荫道、骑着自行车欣赏滇池美景,享受惬意的慢生活;捞渔河入湖口湿地提升改造主体工程也将于年底完成,慢生活好去处再添一处。今年,昆明全面实施海埂公园提升改造、捞鱼河湿地提升改造、海东湿地公园、王官湿地等环滇池11个(块)湿地(公园)建设。目前,这些湿地项目都已在全速推进。
海埂慢行系统:
已完成86% 即将完工
昨天,海埂公园东门,一条宽约4米的红色塑胶小道一直向远处延伸,道路两边绿意盎然,不少游人踩在新建好的红色小道上,惬意地散步、游玩。这里,就是海埂片区正在建设中的慢行系统,它从从海埂公园中门一直延伸至盘龙江入湖口,全长4.2公里。
现场施工负责人胡剑波介绍,目前,该慢行系统已经完成地勘、设计及线型范围内的绿化移栽等工程,全长4.2公里的慢行系统已完成工程形象进度的86%,下一步,将完成最后的扫尾及绿化工作。预计年底可实现全面完工。
胡剑波表示,这条慢行系统宽为4.5米,有效宽度为4米,在慢行系统周围,将配套建设5—30米不等的景观绿化带,以及简单的休憩平台,供市民休闲娱乐。慢行系统路面选取的材料为改性丙烯酸弹性聚脲,这种材料具有耐压耐磨,抗高原紫外线的特点。“不论是人走在上面,还是在上面骑行,都感觉较为舒服,不会太硬。”
滇池度假区环保局副局长杨亮介绍,目前,海埂公园内的1号路和3号路已经建成,随着年底海埂公园提升改造的完工,人们在除了在慢行系统上骑车散步外,还可以进一步亲水、近水,体验不一样的滇池美景。
捞鱼河入湖口湿地:
450亩中山杉林地净化水质
同样,位于度假区大渔片区的捞鱼河湿地提升改造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走进湿地里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茂密的中山杉、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小道、一湾清澈的滇池水,以及松软的沙滩,这里已经成了人们周末休闲游玩的好去处。随着年底捞鱼河湿地提升改造主体工程的完工,一条贯穿整个湿地的慢行车道也将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杨亮介绍,捞鱼河入湖口湿地提升改造项目东起于环湖东路、西止于滇池水岸、北临规划21号路、南至罗家村北侧道路。项目对现有241亩湿地进行改造,同时扩建450亩中山杉林带为湿地,项目总占地面积为691亩。
项目根据现状用地特征和空间格局,以“点、线、面”的形式规划形成“一廊、两带、三片区”的结构。主要建设生态保护区、水体净化宣传展示区、生态湿地游赏体验区、生态湿地游憩活动区、公共活动配套服务区、道路绿化美化景观区等。
目前,已完成河道截水闸建设,慢行系统的自行车道、湖滨步道路基已成型,停车场已完成基础工程,移植中山杉1500棵,正在进行湿地布水系统及管理栈道建设。完成工程投资500万元,工程形象进度45%。预计今年底可完成河道截水及湿地布水工程、慢行系统工程及停车场建设。
“目前,捞鱼河来水主要是捞鱼河水质净化厂的尾水,年底河道截水及湿地布水工程完工后,捞鱼河里的水将通过截水闸引入450亩的中山杉林地,由中山杉林地对水中所含氨、氮、磷等进行吸纳,使得水质达到进一步净化,随后缓慢流入滇池。”杨亮表示,同时,一条长约1公里、宽约6米的慢行系统也将贯穿整个湿地。(完)(记者 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