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 扶危济困 昆明中医药界对抗战的贡献(下)

19.09.2015  13:24

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所撰抗战胜利堂碑记文稿(云报图片)

抗战时期五华山顶的空袭警报(云报图片)

战乱引起宾川霍乱,姚础基1943年所拟药方,碾配成散,施送防服,生效甚广

1945年战时防疫联合办事处发布的11个省64个市县出现霍乱的紧急报告

1938年12月30日颁发的“逍遥散”《云南全省卫生实验处成药许可证

率先垂范,四大名医效力抗战

1944年,昆明中医师公会组织了四支医疗服务队,为军队和民众进行义诊,献医献药。在民族危难之时,云南近代四大名医吴佩衡、康诚之、姚贞白、戴丽三,均参加医疗队服务抗战,尽显身手,名声益振。

吴佩衡,1939年被选为昆明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1942年建立云南省中医师公会,他又当选为省公会理事长,后又兼任云南省中医考试委员会主试委员和贵州考铨处中医考试襄试委员及检复委员。吴佩衡曾得学于郑钦安火神派学术思想,多注重扶人之阳气,擅用附子,雅号“吴附子”,颇有名望。他带头加入医疗服务第一队,进行日常巡视并指导救治。

康诚之,时任昆明市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历任省、市中医师公会理事,为云南省中医检定委员会委员。据《昆明卫生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康诚之与同道一起捐资,配制成具有止血消炎作用的中成药“伤特灵”,赠送给前方抗日将士,军中一时有“康氏行军散”之名传扬。

姚贞白,时任昆明市中医师公会审查委员,世传中医。1937年,姚贞白在父亲姚荫轩的指导下,与弟姚济总结姚氏四时表证用药规律,创制“姚济神效散”,主治四时感冒和一些流行病。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姚济药室的药工,制出一批“姚济神效散”捐赠部队,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滇军中挽救了许多子弟兵,“神效散”的名声渐渐传开。后来,该药畅销东南亚,深受海外侨胞欢迎。

戴丽三,昆明市中医师审查委员,世传中医。在云南省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有戴丽三义诊的记录:1944年11月7日,刺骨的寒风横扫昆明城,43岁的戴丽三刚来到正义路孝子坊巷的诊所,就进来一位穿制服的病人。此人是云南省会警察局第三科户籍警士段子辉,他向戴丽三说明病情,已发烧一个星期,晨昏颠倒,神不附体。戴丽三为其拟“越脾汤”治之,连服两天,病情缓解。当时的普通警察收入微薄,段子辉囊中羞涩,戴丽三分文未收。

昆明市中医师医疗服务队义诊一年零四个月,极大地支援了后方军民。中医师公会充分肯定了医疗队的功绩,并申请云南社会处给以奖励,《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师公会申请给奖项目表》记载:“综观各队服务成绩均属优异!”1946年1月,医疗服务队结束,4月,在原医疗服务队基础上成立13个义诊所,继续为军队服务。

链接:

昆明中医药界对抗战的贡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