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高中生活 走近昆一中国际部“准留学生”群体
准留学生:选择另一种高中生活
昆一中国际部高一的学生们正在西山一处老民居参观调研。从高一开始,这些学生就接受和常规班不一样的教学模式,高三毕业,他们将走出国门,踏上留学之路 都市时报 记者杨帆/摄
学生们对一处民宅改造的沙滩充满兴趣,这群特立独行的高一学生充满活泼和机智
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对农村的所有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甚至会用英语跟小动物打招呼
在王兆维眼里,不参加“定终身”的高考,也没什么大不了。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成为一名准留学生,经过3年“定向”学习,通过托福、SAT、A-level或者AP课程考试后,远赴海外读大学。
成为准留学生后,王兆维发现自己常常陷入尴尬。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挑灯夜读才应该是高中生的真实写照。不参加命悬一线的高考,不被那场终极考试折磨得死去活来,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不学无术。
“往返各大城市是为了参加考试、丰富课外活动但要有严谨的科研精神……我们也很辛苦!”王兆维为自己辩解。他们同样要面对各种类型的考试,也有升学压力,但因为某些原因,准留学生们的高中生活并不清苦寡淡,而是夹杂着稍许的兴奋。
每个人都有“Dream School”
王兆维的SAT成绩为1860分,5次托福考试后成绩为103分,除了巴德学院,他还收到了多所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
抵达香港机场,王兆维单手拖着行李箱,身着深蓝色西装,他这样的打扮在同龄的高中生中很少出现。细密的汗珠从王兆维额头渗出来,他不时地低头看时间,由于航班延误,距离他约定的面试时间只剩下20分钟了。
王兆维是昆明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昆一中”)国际部的一名高三学生。2014年4月起,他开始往返于各大城市之间,参加申请学校的面试。
前一天还在成都参加首次面试,几小时后,王兆维便只身赶往香港。这次面试对他来说更特殊,面试官决定着他能否踏进自己的“Dream School”——美国巴德学院。每位准留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方向,都有一所“Dream School”(梦想学校)。王兆维将巴德作为目标,并为之付出了3年的时间。
好在,参加面试的学生过多,面试官将时间推迟了,王兆维的面试没有耽误。待他真正见到面试官,已是下午6点的晚饭时间。面试官邀请他去了一家川菜馆,面试与晚餐同时进行。
王兆维有些措手不及——这一天的一切都不在计划范围内。不出所料,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也不是常规的诸如“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你能为学校做些什么事”之类,而是问他“你怎么看待堕胎?”“中国历任领导人中,你比较欣赏哪一位?”“如何看待枪支管制?”
这位快满18岁的男孩看着面前略带狡黠的面试官,饭也顾不上吃,故作镇定地将日常关注的新闻,结合自己的想法一一表述。“我把自己知道的习大大聊了一遍,从司法体制到治理手段”。回答完毕,王兆维一度认为自己要搞砸了,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没准备过”。可他又感到欣慰,因为常规的面试往往在半小时内结束,而这次餐桌上的面试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
王兆维最终获得了“Dream School”的肯定,巴德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如愿而至。当时,他没有欢呼,平静的脸上露出了含蓄的笑容——他的同龄人很少有将情绪控制得这么平稳的。也许他决定慢慢品尝成功的滋味,也许他早就知道巴德会是他的归宿。他的SAT成绩为1860分,5次托福考试后成绩为103分,除了巴德,他同时还收到了美国迪金森学院、斯基德尔摩学院的橄榄枝。
虽没有喜形于色,但他已在心中盘算起来:“巴德学院在美国排名第45,很多位州长曾在这里毕业,《鬼妈妈》的编剧尼尔盖曼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还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他在想象,自己会不会成为这些名人中的一员。
5月13日,王兆维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了一句:“第一次做梦梦见了纽约。”他开始憧憬在巴德的生活了。
编辑:上官艳君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