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培养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造血”
本报讯(通讯员 李源江) 今年以来,洱源县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发家致富本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引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培养服务型、经营型、专业型、科技型“四型”新型农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血”。
培养服务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能人的典型引导作用,利用他们有文化、懂技术、视野宽、善交际等各方面的优势,采取举办培训班、集中座谈等形式,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积极引导和带动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目前,全县共培养服务型农户230多户,每户年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培养经营型农民。充分发挥90个村党总支远程教育和党建网站的作用,组织6700户有文化、善经营、有头脑的农民,通过远程教育或党建网站及时向他们提供农产品需求信息,为他们提供致富商机,不断提高其市场经济意识,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目前,全县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户达3100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养专业型农民。组织1280多户农民创建3000亩规范化蔬菜基地、360个规模化烤烟大棚育苗基地、2.5万亩核桃连片示范基地、2000亩板栗基地、600亩山嵛菜基地,同时,发展奶牛13000头、肉牛15800头、奶山羊2200只、牦牛1360头、犏牛150头,推广生猪规模化养殖1000户50000头。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向专业化产业求发展、求生存、要效益的思想观念,初步形成种植养殖规模产业链。
培养科技型农民。以90个村委会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基地,县乡村科技人员按照农事节令及时为农民送技术和优质品种,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和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先后举办蔬菜、烤烟、核桃、大牲畜等20多项实用技术培训达230多期,培训农民48000多人次,发放种植养殖科技宣传资料达9.7万份,增强了农民运用科技的意识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