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边的千年古村

04.02.2015  13:11

洱海边的千年古村 

大青树

◆王琳琳

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2015年刚开年,习总书记一句夸赞古生村的话,让这个云南洱海边的白族聚居村落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几天,古生村村长何乔坤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到古生村后续采访,大家都想知道,这个洱海之滨的白族村庄,为何能得到总书记的关注?它拥有怎样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

其实,这个坐落于洱海之滨的村庄很早就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特色的民族建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而闻名一方。

白族文化专家何显耀的老家正是古生村,他对白族古村落深有研究。据何显耀介绍,“古生”,白语称“沟赫”,仅其名就有3种以上的说法。第一种是“救生”。古生村东面洱海边的龙王庙是大理各族群众祭祀龙王、举行放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七月廿三,四村八寨的白族群众都会前来祭祀龙王,放生泥鳅,故有了“古生”之名。第二种是“沟生”,即从沟中获生之意。相传,远古时候,苍山十八溪之一的阳溪洪水暴发,住在山脚下的先民被洪水冲到此地而获生。第三种是“鼓生”,即从鼓中获生之意。其传说与第二种相似,相传,远古时候,苍山十八溪之一的阳溪洪水暴发,住在山脚下的先民无处躲避,最后躲进一面大鼓,被洪水冲到此地而获生。

何显耀说,不论是“救生”、“沟生”,还是“鼓生”,都含有“拯救生命”之意,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这就是“古生”最初的含意。

古生村历史悠久。据传,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有白族先民居住。到南诏、大理国时期,古生村已是附属于大理重要城市喜洲的一个大村落。村中杨氏始祖杨雄曾在南诏末年投军段思平,立下赫赫战功,死后被封为本主李天王阙下户部尚书地官。到明、清至民国时期,这里更是人文蔚然,名人辈出。明代出现了岁贡、进士杜冲,清道光年间出现了进士何浚,清末民国初又出现了岁贡、举人杜朝选,其中杜氏可谓“一门两岁贡”。千百年来,古生村始终古风不息,尊古循古,崇信儒释,耕读传家,礼乐兴村。

古生村虽然不大,但布局合理,风格鲜明,处处显露着浓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村子的中央,有一棵树龄高达300多年的大青树。这是当地村民的传统,以前人们确定村子的位置,会先种一棵大青树,若其枝繁叶茂,就证明是风水宝地,才在此安家落户。古生村的寺庙、戏台和民居都围绕着这棵大青树依次向外扩展。由于历史悠久,村内古风长存,文物古迹众多,村子西边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福海寺和本村本主庙,东面有古戏台,还有建于明代的凤鸣桥和建于清代的古戏台,充分展示了古生村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而给总书记留下深刻印象的村民李德昌家,则是古生村民居的典型代表。白族人尚白,古朴的庭院内墙壁、照壁上多粉刷成白色。远远望去,白墙青瓦,翰墨丹青,十分漂亮。且房屋雕梁画栋,布局合理,造型美观,与四周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浑如天成。

白族文化专家、原云南省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所长赵寅松说:“白族喜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即便是只能建盖一坊,也喜欢门迎长流水,户对青山。院内兰桂飘香,园里桃李芬芳。席可缺珍馐,壁不少诗文。”这些都让这座白族古村落充满了文化气韵。

悠长的文化气韵还填充在历史的长河里。迄今为止,古生村内依然保存有接金姑、三月三、绕三灵、火把节、祭“姑奶”、本主节、接金太娘娘、龙王庙放生会等民族节日。

尤其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廿三,是古生村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本主节。本主是大理地区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其意为“本境福主”,是一个村或几个村的保护神。古生村的本主为托塔天王李靖。相传很久以前,古生村玉鼠精祸乱猖獗,闹得全村民不聊生,托塔天王李靖知道后,可怜村民,便用宝塔收伏了玉鼠精,并保佑古生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为了感激他的恩德,也为了祈求年年平安,便把他奉为本主。

每逢本主节,古生村的各家各户都会打扫卫生、购买物品蔬菜,到附近四村八寨邀请亲戚朋友,到洱海边放生。一般来说,本主节会持续三天。

值得一提的是,古生村能保持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与外在的规定约束有关,更是与古生村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人文理念与自然生态和谐交融的生态观不无关系。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白族古村落,古生村的村民天然就秉承了白族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何乔坤介绍说,至2014年底,全村有439户人家,1746人,有何、杜、杨、李、赵、王、洪、严、仲等姓氏,且都为白族。从小到大,人们接受的启蒙教育就是不能毁幼松,不能污染水源。当地村民认为山水有生命,崇拜山神、树神、水神,敬畏自然,呵护自然。至今为止,村内很多地方还种松碑、保护山林碑、水利碑。可以说,生态文明的理念已根植于每一位村民的脑海。

目前,古生村有四股自然流水,都来自苍山。最北边一股是苍山十八溪中水量最大的阳溪,村里人都叫它“鸡鸣江”。过去,古生村的村民靠这条江饮水、洗浣,现在村子里用上了自来水,这些功能逐渐从人们生活中淡去了。可鸡鸣江和其他几股自然水依然清澈见底,水质优良,可饮可浣,不仅解决了各家各户的农田灌溉和牲畜饮水,而且还使村里大小沟渠一年四季流水潺潺,充满了水乡韵味。

这几年,古生村被纳入第一批洱海流域“百村整治”工程,何乔坤和村委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整治村容村貌、保护洱海作为村规民约的重点内容,并为每家每户都安装一套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鼓励村民发展生态农业,切实保护洱海水质,改善身边生态环境。

如今,何乔坤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总书记说大理的苍山洱海是他读书时向往的地方,今天看到了真是绿水青山,希望几年之后洱海的水比现在更清澈,而且要记住乡愁。总书记的叮嘱让我们感觉责任重大,我们世世代代生长在洱海边,更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洱海。

(感谢何显耀为本文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