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四大导向”坚决打赢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06.05.2019  15:23
 

保护好洱海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全州各级干部的一项重大历史责任,也是广大群众同心保护母亲湖的一份重大历史责任。”党的十九大以来,州委、州政府把洱海保护作为全州的“四件大事”之首再次擂响战鼓:号召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要以洱海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开启洱海保护治理和大理跨越发展新征程。

近年来,大理州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以洱海保护治理统领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全局,从思想上、思路上、决策上、行动上全方位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绿色生态转型发展作为全局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以洱海流域为引领统筹抓好全州生态农业建设,以洱海流域为核心统筹优化全州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以洱海流域为突破统筹推进全州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以洱海流域为枢纽统筹加快实施全州乡村振兴战略,以洱海流域为重点统筹深化全州农村各项改革,坚决打赢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奋力开启新时代全州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为全力破解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难题,促进洱海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双赢,我州采取州县乡村四级联动,重点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减量、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标准化、畜禽养殖提升、高效节水减排、末端拦截消纳、产业结构调整、“洱海绿色食品牌”培育、重点项目建设等十大工程,全力实施“三禁四推”(洱海流域禁止销售使用含磷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大力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和畜禽标准化及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突出政策导向调结构    绿色生态种养有新突破

为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充分调动洱海流域农作物种植主体绿色生态种植的积极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州级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明确提出2018—2020年,对农作物种植主体每年每亩给予奖补1280元,其中:商品有机肥使用奖补500元、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奖补500元、病虫害绿色防控奖补200元,村组工作经费补助80元。大理市、洱源县出台了土地流转、大蒜改种、蒜种回收等奖补政策,一是对种植主体流转土地50亩以上、流转年限3年以上且实施替代大蒜种植的,给予每亩500元的一次性奖补;二是对已备蒜种种植主体承诺禁种大蒜的,按照备种面积每亩给予600元的蒜种回购补助;三是对已种植大蒜改种其他作物的,给予每亩1200元的大蒜青苗及生产投入成本补偿。认真落实《洱海流域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合同制管理办法》,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23266吨,签订绿色生态种植协议12728份,推广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主的绿色生态种植面积19.87万亩。

为确保“三禁四推”工作落地见效,州级农业农村系统对应洱海流域16个乡镇,成立了16个工作指导组,扎实推进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工作,因地制宜扩大水稻、豆类、中药材、牧草、水果等低肥水作物种植,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转型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州共签订禁种大蒜承诺书3.88万份,回收蒜种2.37万吨,已种大蒜改种0.74万亩,2018年大蒜种植面积比2017年减少10.18亩。聚焦大蒜禁种后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调增种植蚕豆、豌豆、油菜、麦类等9.62万亩,实施生态水稻种植3.9万亩,车厘子、蓝莓、油菜等生态化种植1.1万亩,绿色烟叶种植2.52万亩,蚕豆间套种箭舌豌豆5000亩,建设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120亩。

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在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完成禁养区46个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的基础上,按照总量控制、只减不增的原则,着力削减畜禽养殖规模,转移奶牛、生猪等产业向流域外发展。支持欧亚乳业到鹤庆建成1个存栏3000头的奶牛标准化养殖场,支持来思尔乳业到剑川、巍山分别建成1个存栏500头的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带动农户发展奶牛养殖,促进奶牛产业转移发展。2018年洱海流域奶牛存栏2.83万头,比2017年的3.61万头减0.78万头、减21.6%;生猪存栏14.37万头,比2017年的17.59万头减3.22万头、减18.3%。2017年洱海流域限养区有规模养殖场162个,目前实际在养的144个规模养殖场均不同程度配备了粪污处理设施。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洱海流域累计建成有机肥加工厂2座、畜禽粪便收集站24个,2018年收集处理畜禽粪便14.9万吨。

突出科技导向重推广    化肥农药管控有新突破

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州级层面制定发布了11种农作物生态种植技术规程,组成7个技术专家指导组,积极开展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印制发放含氮磷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禁售禁用、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等资料28.65万册(份)。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合理水价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聘请1136名节水管水员,分片包干负责,严控农业用水。州县乡村通过召开工作会议、举办培训、深入农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把农作物绿色生态化种植落实到农户、到田块。通过中央、省、州及县市媒体,大力宣传“三禁四推”各项政策措施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经验,引导、鼓励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调整种植结构的自觉性、主动性。

抓实化肥农药管控,严格执行《洱海流域化肥销售管理办法》,洱海流域化肥持证经营户有674户,实际经营440户。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经营户自愿签订含氮磷化肥禁售承诺书417份。截至2018年底,流域外10个县协助大理市、洱源县外运库存化肥5061.64吨,各类农资经营主体自行外销13325.36吨,合计18387吨,洱海流域实现含氮磷化肥清零禁售。认真落实《洱海流域农药经营使用管理办法》,核清洱海流域农药经营户395户,举办培训班2期、420人,对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实现全覆盖,签订高毒高残留农药禁售承诺书420份;大理市、洱源县分别成立3个高毒高残留农药禁售禁用工作推进组,州农业农村局派出2个工作指导组,开展农药执法检查94次,禁售禁用工作开展以来未查到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使用。加快建立完善肥料、农药销售台账管理制度。设立500个调查点,监测主要农作物肥料、农药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初步分析,2018年洱海流域化肥使用纯量14009.21吨,比2017年的22967.71吨减少8958.5吨、减39%;农药使用商品量282.22吨,比2017年的313.29吨减少31.09吨、减9.92%,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突出项目导向促转型    “洱海绿色食品牌”打造有新突破

2015年以来,通过主动汇报衔接,争取到10个国家试点项目落地洱海流域,总投资4.6亿元,争取中央资金2.92亿元。目前,大理市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洱海海西、洱海西北部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洱源县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4个项目已完成建设;湾桥镇、罗时江、永安江、凤羽河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洱源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等6个项目正加快推进。2018年建成高效节水减排面积8.41万亩。

着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步伐,2018年洱海流域新增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4户、州级5户,累计达59户,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03.77亿元;新增3个州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累计达4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1000个,接待人数达1022.0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7.66亿元;新增州级现代农业庄园3个、累计达9个;新增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个、累计达43个;新增州级示范家庭农场4个、累计达12个。

抓实“洱海绿色食品牌”打造,总投资1.16亿元的大理市银桥省级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建成;大理荣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稻鱼、稻鸭、稻蟹、稻鳝、稻鳅生态种养模式1020亩,积极打造“洱海”牌“生态稻米”和“稻田鱼”;总投资2.5亿元的欧亚乳业三期建设项目已竣工试产;汇源大理核桃综合产业园建设项目和皇氏来思尔年产20万吨高原特色乳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由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组建的海川农业集团公司计划建设的1万亩油橄榄示范基地、1万亩青花椒示范基地和1万亩绿色水稻示范基地正在加紧实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打响“洱海绿色食品牌”,组织企业参加省名优农产品品牌评选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嘉士伯啤酒和欧亚乳业2户入选全省“10强企业”,来思尔乳业、洱宝实业2户入选全省“20佳创新企业”。2018年洱海流域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累计达40个,新增绿色食品5个、累计达17个,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各认证1个。

突出问题导向抓整改    确保工作目标有新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高原湖泊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方案》《省委书记陈豪到大理督促检查洱海保护治理重要指示精神进行分解立项督查的通知》《省政府洱海保护治理督导及现场办公会精神整改落实实施方案》要求,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报请州委、州政府已印发实施《洱海流域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洱海流域大幅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实施方案》《洱海流域化肥负荷削减方案》《洱海流域农药负荷削减方案》等5个整改方案,提出了洱海流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2019年,州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指导服务,按照“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本底减排、末端消纳”的治理思路,坚定不移实施“三禁四推”,坚决打赢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着力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和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明确洱海流域大春、小春和常年生作物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及轮作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转型发展;二是强化化肥农药管控,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药减量行动,大幅度削减农田污染负荷;三是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巩固洱海流域畜禽禁养区46个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成果,严格跟踪监管;限养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达100%,加大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力度,加快奶牛产业转移发展;四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末端拦截消纳体系;五是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六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七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治理减排和生态示范带动作用。(大理州农业农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