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规划

10.08.2015  17:23
  普洱市“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规划

 

   

普洱是云南省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气象灾害及气象衍生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据统计,全市“十一五”期间因气象灾害及气象衍生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的6.3%,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强增多,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将越来越大。

编制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专项规划,统筹指导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对于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和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围绕构建国家“桥头堡”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力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普洱国际品牌和“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城市品牌,建设绿色普洱、和谐普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洱市人民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非常重视,《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级“十二五”区域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的通知》(普政办发〔2009〕220号)中,将普洱市“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列为重点专项规划。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云南省气象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结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0〕67 号)、《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普政发〔2007〕122号)、《中共普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普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全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意见》(普人函〔2010〕4号)、《普洱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第十九次会议纪要》有关精神编制。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所指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暴雨、低温、霜冻、大风、冰雹、雷电等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包括城市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林业气象灾害、水文气象灾害、交通气象灾害、地质气象灾害、电力气象灾害等。

一、“十一五”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云南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不断加强。至“十一五”末,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1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03个,烟草、橡胶、水电等各类专业气象观测站18个,高空气象探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个,新一代天气雷达1部,闪电定位仪3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3个,GPS/MET水汽观测站1个,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11个。全市初步建成了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系统,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覆盖率超过90%。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高。省、市、县(区)三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和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会商分析制度基本建立,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中短期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分灾种预测预报预警系统不断完善,有效提高了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水平。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初步建立,电视、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和卫星数字音频广播预警信息发布系统(DAB)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预警信息发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75%以上。

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干旱、暴雨、低温、霜冻、大风、冰雹、雷电等气象灾害的决策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烤烟、林业、茶叶、咖啡、橡胶等特色优势产业及水电、矿业、交通等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日益精细。人工增雨抗旱防雹系统不断完善,抗旱防雹、库塘蓄水、森林扑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式逐步多样。面向农村的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以避雷塔、避雷针、避雷带为主要措施的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已在部分地区初见成效。气象应急抢险救灾、重大社会活动等的气象保障服务取得突出成绩。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不断深入,社会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得到增强。

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十一五”末,全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气象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市、县政府成立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乡政府明确了分管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实现了村村有气象信息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气象灾害防御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存在能力弱、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仍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二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强。三是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不完备,部门联合防御气象灾害的机制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强。四是气象灾害防御分区重点不够明确。五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缺乏精细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六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较弱,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二、“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全市气象灾害防御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既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也要清醒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

实施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两强一堡”战略,中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程度地减轻防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成为气象灾害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更大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全市干旱、低温、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气象衍生灾害越来越多,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仅2009年秋至2010年初夏的特大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防范频发易发的气象灾害,成为气象防灾减灾面临的重大课题。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新的需求。“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强茶、林、电、矿、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做大咖啡、烟草、蚕桑、橡胶、生物制药、渔牧六大骨干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如何围绕支柱及骨干特色产业发展,研究气象灾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制定各产业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已成为促进普洱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建设更高层次小康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提出更重任务。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日趋严重,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这对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提出了更加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三、“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基本思路、原则和目标

㈠基本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主线,以防御多发、频发气象灾害为重点,以适用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保证,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范、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㈡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防灾与减灾的协调统一。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向基层、向一线、向农村倾斜。根据不同气象灾害的特点、气象灾害区划等,集中各方财力,着力解决好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

——坚持依法防灾,科学应对。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水平。

㈢发展目标

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现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的有机结合,为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提供有力保障;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明显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明显提高,逐步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到“十二五”末,在同等气象灾害情况下,年均因灾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明显降低,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达到省内州市先进水平。

——气象灾害综合观测。基本实现气象要素观测自动化,区域自动气象站按照20×20KM网格布点,天气雷达对主要灾害性天气监测范围达到95%以上。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85%以上;气象预报预测整体水平提高5%,暴雨24小时预报准确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时效30分钟以上,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0%以上。

普洱市“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主要指标

主  要  指  标

十一五

十二五

备  注

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减少

10 —15%

15 —20%

预期性

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降低

20%

30%

预期性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85%

90%

约束性

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

≥75%

≥90%

约束性

气象预报预测整体水平提高

5%

5%

预期性

暴雨24小时预报准确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2%

3%

预期性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效

20 —30分钟

≥30分钟

预期性

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

≥90%

≥95%

预期性

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

≥75%

≥85%

预期性

天气雷达对主要灾害性天气监测范围

≥80%

≥95%

预期性

区域自动气象站网格

25 ×25KM

20 ×20KM

约束性

四、主要气象灾害及“十二五”期间防御重点

根据全市气象灾害及气象衍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明确重点防御的气象灾害及措施。

㈠干旱

灾害特点:干旱是我市发生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成灾的干旱主要有冬旱、春旱、初夏旱和秋旱,其经济损失约占气象灾害损失的28%左右。由于普洱市干湿季分明,每年各县(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2005年严重干旱全市经济损失达5.3亿,2010年特大干旱全市经济损失高达19亿。

防御重点:提高干旱监测预报预测水平;加强水利工程、人工增雨基础设施等抗旱能力建设;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抗旱栽培技术研究,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扩大耐旱作物种植比重。

㈡暴雨、洪涝

灾害特点:暴雨、洪涝灾害是我市经济损失较大的气象灾害,其损失约占气象灾害损失的26%,主要出现在夏秋季,平均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

防御重点:加强暴雨、洪涝监测预报预警,进一步开展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应急避险体系。

㈢低温冷害、霜冻

灾害特点:由于哀牢山、无量山的屏障作用,我市受冷空气影响较滇中、滇东相对较轻。但随着热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冬季农业的发展,稍强的冷空气活动就会造成较严重的灾害。1999年12月下旬至2000年1月上旬初的低温霜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9亿,咖啡损失严重。“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咖啡、橡胶热带作物作为骨干产业规划发展,更应当把低温冷害、霜冻作为重点防御的气象灾害。

防御重点:加强低温冷害、霜冻监测预报预警,科学合理布局热带经济作物,提高热带经济作物的科学防冻水平。

㈣大风、冰雹

灾害特点:我市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并伴有冰雹,对农作物、建筑物、输电通讯线路等造成严重危害。大风、冰雹灾害发生率虽不高,但破坏性很大,造成的损失约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左右。我市冰雹一般受地形影响较明显,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往往是山区多于坝区。“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全国最大、最优、最具特色的生态烟叶基地,打造云南黄金走廊生态特色烟叶品牌,其重点发展的景东、镇沅、景谷、宁洱、墨江、思茅6个烟区是受冰雹威胁的重点地区。

防御重点:提高大风、冰雹监测水平和预报准确率,开展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的防风设施建设,加强人工消雹作业能力建设。

㈤雷电

灾害特点:我市属于全国雷电灾害多发区。雷电灾害主要出现在春夏季,东南部的江城、宁洱和墨江南部多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100天,为雷暴高发区;东北部的景东、镇沅大部、墨江东北部和思茅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雷暴日数少于90天,其他县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介于90~100天之间。雷电灾害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损坏,并对电力、通讯行业的设备造成严重影响。

防御重点:加强雷电监测预警,规范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科学防御能力。

㈥气象地质灾害

灾害特点:由气象因素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气象地质灾害是我市最主要的气象衍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每年全市10个县(区)、103个乡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造成的损失约占气象灾害损失的23%左右。

防御重点:建立健全山洪、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网络,加强灾害隐患排查和科学治理工作,完善灾害的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灾害救援能力。

㈦森林火灾

灾害特点:我市每年2月至5月为森林火灾高发期,由于时处干季,高温少雨和低空气湿度造成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加之森林覆盖面积广,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防御重点:加强森林火险监测监控,提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时效性;加强森林防火督查指导,强化森林火险隐患整治,开展森林消防宣传教育。

五、“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的重点,统筹制定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㈠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提高气象灾害综合观测能力。在建设好国家布局的气象观测站网基础上,改造完善布点到乡镇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江河流域、交通干线、规模特色产业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在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盲区建设数字化天气雷达;构建全市雷电、土壤湿度、酸雨、太阳能等专业观测网,逐步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立体监测体系,实现对气象灾害,尤其是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建立多部门、跨地域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特别要做好农村、重要江河流域、重点工程建设、森林、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立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加强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提高预报的精细化、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气象部门要加强与水利、农业、国土资源、林业、交通、电力等部门合作,共同研究建设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专业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高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类专业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气象影视、手机气象短信、网站、卫星广播发布与接收预警信息系统、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依托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成各部门共用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拓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功能,形成上下联动、统一协调、分工明确、资源共享的集约化运行的综合信息发布中心。

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能力建设

组织协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建立重大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重要内容。在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㈢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建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加强江河堤坝、水库、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及时疏通河道,抓紧病险水库、堤坝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

加强雷电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雷电监测预警信息。全面落实防御雷电灾害的工程性措施,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重点做好集镇、农民居住区、农村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防雷设施规划建设。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建设市、县作业点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系统;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布局,重点建设烟区人工防雹固定作业点,配备性能优良的设备设施。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建设,提高对干旱、冰雹、森林火灾等灾害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

㈣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市、县、乡三级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立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应应急预案。

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市、县配备气象应急移动监测设备,提高现场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能力。协同金融保险行业,探索在气象灾害防御、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做好灾前保险防范、灾后及时赔付救助工作。

六、“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工程

㈠人工增雨防雹系统工程

全市“十二五”期间建设1个市级、10个县级人工增雨防雹指挥中心;新增设28个人工增雨防雹流动作业点并配备新型火箭发射架;在烟区建设30个固定作业点并配备高炮或新型火箭发射架。全市形成人工增雨防雹共100个作业点的布局。

⒈市、县级指挥中心建设

市级指挥中心建设(可视化指挥平台、普洱CINRAD/CC新一代雷达防雹作业指挥业务平台)和10个县级指挥中心。

⒉作业点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市6个烟区县规划建设30个标准化增雨防雹固定作业点。按《人工增雨防雹固定作业点建设基本标准》规定,固定作业点按两库(弹药库、炮库)、两室(工作室、生活室)、一台(作业平台)的功能设计建设。28个人工增雨防雹流动作业点配备新型火箭发射架和通信设备。

㈡市、县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

参照省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的模式和标准,依托市县气象局现有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拓展信息收集、传输和发布渠道,增加信息发布内容,逐步建成市、县综合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全市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

⒈主要建设内容

市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省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分中心,起到重要的上传下达传输枢纽作用,实现市级分中心上连省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下连县级预警信息发布分中心,横向与市政府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应急办)以及市级各相关部门应急工作平台相连,建立预警信息传输渠道,保证预警信息传输畅通,及时发布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市、县级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由预警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网络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集成及应急工作平台以及相应的专用软件系统等组成。

预警信息发布子系统是实现预警信息发布的关键,采用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AB)、电视插播、广播电台插播,手机短信、热线电话、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网站等方式发布,相应建设完善发布系统。

⒉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实施集天

气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农业农村政策、科普知识、政务公开和

农产品供求等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内容以气象电子信息屏为主要发布终端,覆盖全市所有

行政村,有条件的地方配置到自然村。

全市有103个乡镇、993个行政村、12618个自然村。2010年全市已建289块电子显示屏,覆盖乡、行政村还需807块。覆盖到自然村,还需建设13425块。

㈢综合气象观测网工程

建设数字天气雷达、区域气象观测网,提高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和气象衍生灾害重点区域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⒈区域气象观测站改造工程

根据中国气象局《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和云南省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将已建103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的温度防辐射罩换为玻璃钢百叶箱,地面观测场按照不小于4m×4m建设防护围栏。

⒉加密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

全市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站点布局在考虑地域均匀性总原则下,兼顾重点服务功能。

中密度气象灾害监测网(170个)。按照20×20KM网格布点。在已建103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基础上,新增67个观测站点,重点布设在中型和小(一)水库、地质灾害多发区、主要古茶山、重点旅游景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工作服务。

中尺度多要素气象灾害监测网(50个)。根据30×30KM网格,在新增67个站点中规划40个7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与全市已有的10个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共同形成由5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组成的中尺度多要素气象灾害监测网。

67个新增点在各县(区)分布情况

 

景东

镇沅

景谷

墨江

宁洱

思茅

江城

澜沧

西盟

孟连

合计

站数

7

6

15

7

5

8

5

9

2

3

67

多要素

4

3

8

4

3

3

4

8

1

2

40

⒊数字化雷达系统建设

目前普洱多普勒天气雷达不能覆盖西盟、孟连和景东。景谷、江城虽在覆盖区,但由于距离远,已处于探测区边缘,雷达探测数据有效性、及时性受到一定影响。根据人工增雨防雹的需求,在孟连、景谷、江城建设3部数字化小雷达,在景东建设1部713数字化雷达。

⒋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系统

在全市建立设备先进、功能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大气负氧离子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为打造“妙曼普洱、养生天堂”城市品牌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地点拟定为全市9县气象观测站,思茅菜阳河公园、梅子湖公园、北部行政区,景迈山古茶园、镇沅千家寨古茶园,共计安装14台大气负氧离子自动测报系统,建成覆盖普洱全境的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网,通过网站、气象综合信息显示屏发布监测信息。

⒌雷电大气电场监测点

全市建设11个大气电场仪,与已建的3个闪电定位仪构成雷电监测系统,对全市范围内的雷电活动实施有效监测。

⒍气象应急移动设备

市气象局配备一部车载气象应急移动监测站,全市范围统一应急调用。10县(区)各配备一套移动气象观测设备。

⒎太阳能观测系统

太阳能是典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气候条件分析表明,我市太阳能资源比风能资源更具优势。目前,全市范围内没有太阳辐射观测站。为积极推进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并为下一步开展光伏资源利用的规划和资源评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开展太阳能资源普查势在必行,而对太阳能资源进行普查,必须建立太阳辐射观测站。                                                                                   

全市各县(区)共建设10套一级太阳能辐射观测站,在市气象局建立数据接收处理中心。                                                                                       

㈣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工程

组织对全市农村集镇、农民居住区、农村学校等进行雷电灾害普查、评估。根据全市气象台站雷暴观测数据、全市闪电定位监测数据,结合普查评估结果,完成全市农村雷电灾害区划工作,弄清全市雷电灾害区域分布情况,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10个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并分期分批建设100个防雷工程。

七、“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措施

㈠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

各级政府要落实气象部门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重大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县两级人工增雨防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㈡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市、县、乡、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制定市、县、乡三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和全民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形成气象防灾减灾合力。

㈢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力度

加强全市气象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发生机理、预报预测、风险评估、防御对策和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灾害防御工程标准等的技术和标准研究。加强防御干旱、暴雨、冰雹、低温、霜冻、雷电等气象灾害及衍生、次生灾害的科技创新,组织实施气象防灾减灾重大科技项目,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引进和推广气象防灾减灾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㈣建立长期稳定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增长机制

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投入。依法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运行维持维护所需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投入,每年从科技经费中,以项目形式支持气象防灾减灾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等对气象防灾减灾经费的投入,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防灾减灾资金的募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建设专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专家队伍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的决策能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管理水平。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综合应急救援队为依托,形成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和各部门(行业)抢险队伍为依靠的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镇、社区、乡村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法制建设

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制定《普洱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普洱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依法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落实好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最大程度地减轻雷电灾害损失。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普洱市“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重点专项规划项目投资汇总表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

性质

建设起止

年限

建设地点

资金

来源

总投资

(万元)

十二五”工作

进展情况

备注

人工增雨防雹

系统工程

市、县指挥中心建设及标准化固定

作业点及流动作业点建设

新建

2011-2015

市、县(区)

政府

投入

3040

规划,开展前期

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

预警信息发布

系统工程

市、县预警信息管理中心,覆盖全市自然村的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

系统。             

新建

2011-2015

市、县(区)、乡、行政村、自然村

政府投入、整合部门及社会资金

8405

规划,已建289块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电子

显示屏

 

综合气象

观测网工程

改造新建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4部数字化天气雷达,配备气象应急移动监测设备,新建大气负氧离子、大气电场仪、太阳辐射观测等监测设备。

改造

新建

2011-2015

市、县(区)

政府

投入

3761.1

规划,开展前期

工作

 

农村雷电灾害

防御设施工程

全市农村雷电灾害普查、评估、区划,10个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推广建设100个工程。

新建

2011-2015

乡、村

政府

投入

5620

规划,开展前期

工作

 

总合计

 

 

 

 

 

20826.1

 

 

-28-

普洱市“十二五”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专项规划重点项目投资表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

性质

建设起止

年限

建设地点

资金

来源

总投资

(万元)

十二五”工作

进展情况

备注

一、人工增雨防雹系统工程

 

 

 

 

 

3040

 

 

指挥中心

1个市级、10个县指挥中心建设

新建

2011-2015

市、县(区)

政府

投入

50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固定作业点

6个烟区县30个固定作业点并配备高炮或火箭发射架

新建

2011-2015

景东、镇沅、景谷、宁洱、墨江、思茅

政府

投入

240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流动作业点

28个流动作业点配备火箭发射架

新建

2011-2015

各县(区)

政府

投入

14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

 

 

 

 

 

8405

 

 

预警信息管理

中心

1个市级、10个县级管理中心

新建

2011-2015

市、县(区)

政府

投入

35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农村气象综合

信息服务系统

13425块农村气象综合信息电子显示屏

新建

2011-2015

行政村、

自然村

政府投入、整合部门及社会资金

8055

规划,已建289块

 

三、综合气象观测网工程

 

 

 

 

 

3761.1

 

 

改造区域气象

观测站

103个站点改造升级

改造

2011-2015

各乡镇

政府

投入

90.64

完成改造方案

 

新建区域气象

观测站

40个7要素、27个两要素气象观测站

新建

2011-2015

乡、村

政府

投入

780.46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新建数字化

天气雷达

孟连、景谷、江城3部数字化小雷达,景东713数字化雷达

新建

2011-2015

孟连、景谷、江城、景东

政府

投入

155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车载气象应急

移动监测站

市级配备常规气象监测设备、车载雷达

新建

2011-2015

市气象局

政府

投入

270

已完成设备选型

 

简易移动气象

观测设备

简易移动气象观测设备

新建

2011-2015

各县(区)气象局

政府

投入

100

已完成设备选型

 

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及发布系统

14个监测站及信息发布系统

新建

2011-2015

各县(区)

政府

投入

40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大气电场仪

11个大气电场仪

新建

2011-2015

各县(区)

政府

投入

35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太阳辐射观测系统

10个一级太阳辐射观测站及一个数据中心

新建

2011-2015

各县(区)

整合

220

规划

 

四、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设施工程

 

 

 

 

 

5620

 

 

雷电灾害区划

全市农村雷电灾害普查、评估,完成区划

新建

2011-2015

乡、村

政府

投入

12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农村雷电灾害

防御示范工程

10个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推广建设100个工程。

新建

2011-2015

乡、村

政府

投入

5500

规划,开展前期工作

 

总合计

 

 

 

 

 

20826.1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普洱市 发布人:政府办
大理旅游业“更上一层楼”
文旅融合 转型升级  □ 本报记者 杨若兰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彭斌到漾濞调研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 杨印品 杨镇雄) 昨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云南省10人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本报讯(记者 张潇予) 根据中央文明委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9国际戒毒论坛在昆举行
傅政华阮成发郝伟出席并致辞  本报讯(记者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第8届云台会在昆开幕
共享“一带一路”机遇 深化云台融合发展 推进辐射中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