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大波那村发现2000多年前大规模墓葬群

04.12.2014  19:57

大波那古墓葬群考古现场

考古队员正在对木棺浇水保湿

铜矛

陶器

陶罐底部印有精致的叶脉纹

食罐里的残留食物

单耳罐

陶器

此次发现的遗址上,有建造房屋的柱洞。(图片由祥云县文物管理所提供)

      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村,再次令世人瞩目!

      考古学家近日在大波那村发现了距今2000至2400年(战国至西汉时期)大规模古墓葬群,发掘出土青铜器、锡器、陶器等器物共计280余件(套),发现2000多年前的人类生活遗址。

首次发现“多人二次合葬

      此次考古活动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闵锐领队主持,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和祥云县文物管理所参与,今年7月开始发掘。

      此次发现的墓葬群位于祥云坝子东部边缘黑龙山、象山附近,整个发掘面积为1000平方米,包括遗址区及25座古墓葬。根据出土器物初步分析,遗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距今2000至2400年(战国至西汉时期)。闵锐介绍说:“这个墓葬群规格高,葬式独特,多为多人二次合葬。

      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地面之下的探方中,大中小型墓葬共25个,朝向西南。闵锐说:“其中最大的墓葬长7.6米、宽3.9米。”大的墓葬均有木棺木椁,以厚重板材构建。椁室采用木板竖向排列于坑壁,内侧顶部以圆木横向撑抵木板构成。棺底两端多有两根方木作为支垫,支垫的方木上采用3块厚重的木板拼合为棺底,棺底两侧各垒叠3块(部分为4块)木板作为木棺侧板。墓葬群中,有的棺是用巨木劈砍而成的独木棺。

      墓葬大多有两层台,边壁修整加工较为细致,墓葬边壁涂抹多层膏泥。葬式多为“多人二次合葬”,这在云南还是第一次发现。最多的一个墓葬里至少有11人合葬。吉林大学的考古专业人员对遗骨成分测定,其年龄都在20岁至25岁左右。

出土陶器里有食物

      此次发掘出土器物共计280余件(套),有陶器、铜器、铁器、锡器、石器、木器及藤或竹编器等。其中陶器最多,根据器型可分为双耳、单耳、无耳罐,杯、匜、盘和纺轮等,有的罐底印有精致的叶脉纹。最为罕见的是,一个陶罐中还存有颗粒状类似于食物的东西,陶罐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烟苔。

      出土的铜器中有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其中生活用具数量最多,主要为锄类。生产工具有削、卷经杆、梭口刀,装饰品有镯、环、杖头饰等。兵器包括剑、矛、斧、钺、镦、箭镞等。其中,铜杖首、铜剑、铜卷经杆最为精美。在两件铜钺上,考古学家发现了鹰纹,这与1964年大波那村出土的战国时期铜棺上的纹饰一样。

      此次还发掘出土4件锡器,有精细纹饰,是大理地区出土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做工较为精致的锡器。木器中有一件弓及一件木质柄的斧子保存较好。

2000多年前大理地区已有农业生产

      在墓葬群以西1公里以外的地方,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柱洞、灰坑、沟、房址等人类生活遗迹。“遗址上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柱洞则是干栏式房屋的一部分”, 闵锐告诉记者,经对遗址上出土的砺石、石斧、石垫、铜镞等进行分析,证明在距今2000至2400年间,已经有人类在这个地区定居,进行生产、生活。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其外,西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即大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在司马迁笔下,大理地区的人们当时是游牧生活,“毋常处,毋君长”。而这次在大波那村发现的人类生产生活遗迹,则证明大理地区的人们2000多年前已经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大波那的50年考古史

      ■ 1961年,群众开山炸石时发现两座古墓,出土铜牛、铜马、铜钟等数十件器物。

      ■ 1964年,在大波那村发现一座木椁铜棺墓,云南省文物队发掘出土一个铜棺及各种铜器、陶器。铜棺为干栏式房屋形,人字型坡顶,外壁装饰包括鹰、燕、虎、豹、野猪、鹿、马、水鸟等动物图案。随葬品多为青铜器,有矛、钺、剑等兵器,锄、斧、锛等工具,鼓、环钮圆筒钟、葫芦笙等乐器,尊、杯、勺、豆、匕等生活用具,还有权杖以及干栏式房屋和马、牛、羊、猪、犬、鸡等模型。据测定,墓葬年代为战国时期。

      ■ 1977年,在距木椁铜棺墓地约1公里处发掘出一座木椁墓,大理州文管所、祥云县文化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出土了铜剑、铜釜、铜锄等40余件器物。

      ■ 2008年,再次发现古墓葬,大理州文管所和祥云县文管所清理发掘出一些铜器。

      ■ 2013年11月,在文物调查勘探基本确定墓葬分布范围的基础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组开始了大波那古墓群考古发掘工作。

      ■ 50年来,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一直为考古学界关注,汪宁生、张增祺、童恩正、李昆声等专家学者都对大波那墓葬群进行了研究。在云南青铜文化中,大波那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此次考古发掘对研究该地区2000多年前的社会状况、人类生活、墓葬习俗以及大理地区的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高科技贯穿此次考古发掘

      在观看本次出土的器物时,记者发现所有铜器都是红褐色的, “这就是青铜器?”“这才是青铜器的本色,以往你们看到青铜器是青绿色的,是因为器物氧化的结果。这次考古发掘,我们应用了大量高科技,使出土文物得到更好地保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道出了其中奥秘。

      “当前的考古不是简单的挖挖土,而是非常复杂,贯穿了多学科研究。”闵锐介绍,此次祥云大波那古墓葬群的考古发掘,采用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多学科介入,全面获取了古墓信息。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组采用三维影像建模、三维激光扫描、PDK测绘、航拍等新技术,对大波那古墓葬群进行了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测量,相比传统方法,节省了考古人员的时间、人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考古队还采用了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提供的数字影像三维建模技术,对每个墓葬进行多次建模。此外,云南省考古所实验室对现场出土文物的微环境进行取样分析,及时配制出土文物保护剂,对现场出土文物及时进行保护。这也是本次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今后云南考古发掘的现场保护有积极示范作用。

      此外,本次考古还邀请了国内各大院校进行分析研究。吉林大学研究出土的人骨,包括DNA样品提取;南京大学借助对棺木木头上的年轮进行古环境分析,研究相应时期的环境和气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通过浮选法,分析样品从而确定准确年代;西南林业大学采用最新的科技对出土文物中的木材进行保护。(文/图 本报记者 杨磊 苏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