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薪火相传见精神 方便群众无院墙

21.10.2016  10:05

  曲靖市沾益区检察院干警近日到西平街道开展法治宣传。严志飞摄

    10月11日下午3时30分,检察日报“再出发——回访长征路上的检察院”采访组进入云南,从昆明前往曲靖沾益。因部分道路施工,原本只需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到达沾益区检察院时已经天黑。
    长征过程中,红军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于1935年4月进入云南曲靖地区,并在沾益、白水一带狙击敌人。1935年4月27日,红军总部宿营西山三元宫。中央军委总部首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在三元宫召开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会议,研究确定了抢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重要举措。走进沾益区检察院,记者发现这里有点特别——没有院墙和围栏。办公楼前修建了停车位,周围树木郁郁葱葱,还种了些花草。绿树萦绕,鸟语花香,给人以扑面而来的亲和感。
    “这种开放式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人民群众。无论是来院办事的群众,还是周边的居民,他们都可以随意地出入或通过。办公楼前的停车场,居民们也可以使用。”该院检察长王强介绍,“没有围墙,也拉近了检察院和群众的距离。
10年过去了,检察队伍老龄化的情况有改善吗?”回访中,记者想起当年该院面临的新老人才交替的问题。“与2006年相比,我们现在的检察队伍已经实现年轻化,人才结构更加优化。全院在编干警54人,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干警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新老交替已经完成,有不少80后都走上了部门领导岗位。”该院办公室主任李德权说道。
    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朝夕之功,一蹴而就的。队伍年轻化必然面临业务素质不熟练的问题。近年来,秉持着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长征精神,该院没少在提升干警化解纠纷、做好群众工作等能力上下功夫。通过支持干警参加学历教育、业务培训、司法考试培训等,制定一系列鼓励措施,该院为年轻干警提供了广阔平台。该院每年平均组织干警20余人次到云南省检察院、曲靖市检察院参加学习培训。目前,该院除了3名法警、3名工勤人员外,其余全部通过司法考试。
提高干警队伍素质能力,最终目的还是服务好辖区群众。王强告诉记者:“对沾益检察人而言,通过发挥检察职能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我们的最高宗旨,也是弘扬长征精神的具体体现。”为了便于服务群众,该院于2010年成立了花山检察室。它联系着河西、中村、小后所等9个村民委员会,松林、十里铺等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9个村(居)民小组,74个自然村,共20978户76062人。
    盘江镇十里铺社区居民沈树生和邻居沈从保,因房前空地使用权多次发生纠纷,隔周吵,隔月闹,整个村子为之受累。花山检察室的检察官了解情况后,联系了花山派出所、花山镇综合治理办公室、十里铺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去调解,为两家摆事实、讲道理,再到那块空地去现场实地勘察,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拿出一个双方认可的解决方案……两个邻居从长期的脸红脖子粗变成了握手言和。
    “这只是检察室无数调解中的一个‘案例’。”王强介绍:“我们规定从检察长、副检察长到全院所有干警,再忙都要下去,宣传检察职能、接待来访群众,协助化解矛盾。”王强说,“现在检察室工作已经深入人心,‘遇困难找检察官’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在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涉农领域一直是职务犯罪频发区。针对不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在土地征用、退耕还林、扶贫资金管理等过程中中饱私囊的现象,该院专门制定了《服务“三农”宣传手册》《惩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等宣传手册,其中不仅囊括了相关政策法律,还收纳了该院近年来查办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对基层干部起到警示教育、预防职务犯罪的作用。
    “这些小本本很实用,一册在手,政策百通。”王强介绍,比如,政府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问题、农资综合直补问题、沼气池建设补贴等,农民都可以从宣传手册上了解到。
    除了预防先行,该院在依法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方面也绝不手软。2011年以来,该院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惠农扶贫资金职务犯罪行为。 
    大坡乡威格村委会总支书记李所春,在征地中受贿20万元;炎方乡的书记、文书、出纳把政府对农民退耕还林的专项资金每人私分2万元至3万元……近5年来,该院共查办涉农惠民扶贫领域职务犯罪14件28人,挽回经济损失280余万元。
    “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沾益检察人用行动诠释了人民检察为人民的赤子情怀,这不正是长征精神最好的体现吗?采访结束时,记者跟随该院干警来到了三元宫会址纪念馆,恰巧碰到当地小学正在开展“红领巾召唤我前进”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接受红色教育洗礼,缅怀前辈们的丰功伟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