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列车”启程 中国资本市场走进新时代

17.11.2014  21:04

    11月17日,连接沪港两地股市的沪港通正式启动,两地资本市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互联互通,中国的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沪港通时代”。对于沪港通的到来,券商、基金、个人投资者都在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的机会。但是,由于两地在监管方式、交易制度、投资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是否已真正做好准备?

     券商“摩拳擦掌

    记者在北京多家券商的营业部了解到,近日向营业部咨询沪港通业务的投资者显著增多,各券商也为吸引投资者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海通证券等主要券商港股通的开户数,目前都已接近或超过万户。中信证券首席财务官葛小波近日就公开表示,“作为首批参加沪港通交易的券商,过去的一个多月以来,我们经历了各种测试,从境内到境外和从境外到境内的渠道,因此从技术准备角度来讲,迎接沪港通的准备工作已经非常充分。

    西藏同信证券也是首批89家参与沪港通交易的券商之一。公司董事长贾绍君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备战沪港通,西藏同信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与交易所系统对接、增加沪港通相关的投资咨询内容,如介绍港股通业务的基本规则和特殊性等,为客户未来参与香港市场的投资提供支持和服务,等等。

    毫无疑问,沪港通将利好券商的经纪业务,尤其是首批获准参与交易的89家券商,都将迎来提升业绩的一次机遇。国泰君安营业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争取潜在客户,公司举办了各种港股通投资者教育活动,还自主研发了港股通柜面系统,并更新了原有的富易交易系统。

    也有券商认为,沪港通在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券商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光大证券有关负责人认为,与沪深股市相比,港股市场有大量港澳乃至外国公司挂牌交易,这些上市公司在宏观环境、发展阶段、公司治理等方面与A股存在较大差异。与此同时,香港市场衍生品交易发达,做空机制成熟,且不设涨跌停板,股价单日可能出现巨大波动,这些都将考验券商的投研能力。

     散户仍待熟悉港股

    江苏南京市民陈先生已有10多年的股票投资经验,对沪港通的推出也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关注点主要在沪港通对A股相关板块的行情影响上,过段时间可能会涉足港股,面临的最大难题主要是对香港的市场和相关股票不熟悉,“特别是对一些交易规则,还不太清楚”。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文华透露,港股通初期设定了50万元的投资门槛,此前A股市场证券市值超过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约有150万人,但随着沪港通临近及近期股市做多热情的影响,目前已经达到210万人,如果加上账户内的资金,符合港股通投资门槛的约有400万人。

    目前,国内投资者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对香港市场不熟悉,比如对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不太清楚。另外,还有一些个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有所了解,他们均对香港市场的风险表示了担忧。

    曾经在香港工作过的王舒向记者表示,他个人的体验是,“香港市场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范管理上确实很严格,投资者可以形成较为明确的预期。香港市场主要是价值投资为主,很少有股票在公告前出现股价的异动,如果业绩很好,即使是披露后入,仍然可能有很大幅度的上涨。因此,整体感觉港股市场更有效率,比如在停牌的问题上,A股往往停牌长达数月,而港股一般公告之后就会复牌。

    家住北京市上地的范先生也曾经购买过港股,“个人感觉香港市场风险更大,因为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需要相当丰富的投资经验。一些大公司的信息披露做得比较好,相对透明度高一些,但还有大量的小公司,虽然股价较低,但投资者不容易了解到信息,贸然购买其股票,风险很大。

     基金公司布局新产品

    对于达不到50万元投资门槛的投资者来说,基金或是较好的选择。《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众多基金围绕沪港通的推出均有所布局。比如,南方基金的南方恒生指数ETF新产品申请已于日前获中国证监会受理,获批后或将成为国内首只沪港通基金,这将规避港股通50万元的投资门槛。此外,华夏基金也设计了沪港通恒生指数ETF,日前已上报证监会。

    易方达基金也正在考虑开发专门针对沪港通的分级基金等交易类基金产品。同时,由于易方达恒生H股ETF所投资的港股与目前公布的可投资标的高度重合,该基金也正在考虑转变交易方式,因为相比QDII的通道,沪港通更有效率,费用也更低。

    在众多基金公司看来,沪港,通比QDII具有更多的制度和效率优势。南方基金就表示,南方恒指ETF基金产品推出后,有望实现比现有港股QDII基金更高的运作效率。同时,如果未来沪港通系统能够进一步实现整合和升级,相关基金产品的运作效率还有望进一步提升。该基金负责人介绍说,因为目前港股基金需要在香港开立资金和证券账户,涉及境外托管行、境外券商的交易和清算,运作费用较高。一旦新的沪港通基金获批,将不需要境外托管行及在香港开户,因此可以为投资者节省投资港股的成本。

    目前,有一定实力的基金公司均在积极研究新的产品,以适应沪港通的相关制度设计,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对于众多无法达到50万元投资门槛的投资者来说,基金也为他们打开了投资港股的大门。(经济日报 记者 陆 敏)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