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柱:云南“筑”建筑梦50年

22.09.2015  10:01
沈金柱在工作中。 (本栏图片由记者李珩摄)

  人物名片

  沈金柱

  ■ 简介:

  1948年生于重庆,16岁支边到云南,从底层做起,曾任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被评选为“云南财经风云人物”。通过制度创新,沈金柱让拥有3.2万名职工的云南建工集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稳坐云南省建筑施工行业的头把交椅。因他任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的老挝东昌酒店工程建设体现了中国速度,他还获得老挝国家发展勋章。

  ■ 感言:

  建筑让我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短短4年时间,他让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值由40亿元突破100亿元;老挝副总理亲自给他颁发老挝国家发展勋章;昆明长水机场也有他的“手笔”……

  他就是沈金柱,一个地道的重庆人,从16岁支边到云南后,就一直留在了云南,追逐他的建筑梦想。

  他说:“建筑让我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满腔热情支援边疆建设

  沈金柱今年67岁,从16岁支边到云南已经整整50年了。

  “边疆建设需要你们。云南风景迷人,还是《五朵金花》的故乡。”沈金柱回忆道,那是1965年,建工部云南工程总公司来到重庆招工,这些话语让当时初中毕业的他很是心动。

  那年6月,沈金柱和很多重庆知青一起,来到了昆明开远,总公司下面的一个电厂。

  可现实是残酷的,条件差得让好多人打了退堂鼓。“住的是工棚,几个烂草垫搁在上面就是床,蚊虫多,一叮就是很大一个包。”沈金柱说,天气也特别热,紫外线强,由于知青没有技术,干的都是普工,即挖土方,没两天,全身就脱皮了。

  “好多人哭着嚷着要回去,但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想满腔热情地干活!”几个月后,沈金柱就当选为青年积极分子,并受到昆明总部的表彰。

  自那以后,沈金柱就与建筑这一行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一上任,就啃下了国企改制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2001年,沈金柱调到了总公司任副总经理,2003年又任总经理,一上任却面临国企改制这个最难啃的骨头。

  但改革势在必行。沈金柱说,2004年,云南建工集团总产值达56亿元,比上年净增11亿元,但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中,集团的排名反而从第376位下滑到第434位。

  按照改革方案,集团将下属的云南门窗公司、省建六公司改制为国有资产全部退出的股份制公司,省建一公司破产,并对医院、学校进行剥离重组。

  可改制带来的矛盾也随之而来。

  “有些人连领导的车都给掀了。”沈金柱说,尤其是2006年建工医院改制时,为了补偿金问题,医院职工甚至将沈金柱堵在了会议室不让走,“我们能为你们考虑的都考虑了,但超出政策的我们也做不了主呀!”虽然沈金柱一再向大家解释,可气头上的职工哪听得进去,坚决不让他走,连上厕所也派人跟着。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才放沈金柱离开。

  在公司改制的同时,为给公司注入活力,沈金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在人事上大胆破格提拔人才,2003年,在省建二公司,沈金柱提拔了一个35岁的干部当总经理,这让好多人都捏一把汗,认为“娃娃当家,饿死全家”,可事实上,沈金柱是对的:第二年,省建二公司就盈利了。

  鉴于建工集团下属公司多,经常存在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形,沈金柱推出了“五集中一加强”管理模式,五集中即经营集中协调、资金集中管理、大中材料集中采购、劳务用工集中招标、存量土地集中盘活;“一加强”是加强成本管理。全新的管理模式让集团焕发了活力。

  到2007年,集团年产值和合同额双超100亿元,与2003年40亿元产值相比,增加了一倍多,连续10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如今,其年产值已达到450亿元。

  老挝副总理亲自颁勋章

  曾有人问过沈金柱:“建筑行业这么苦,你不累吗?”沈金柱摇摇头,“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知识更丰富,能让我接触更多。

  建筑就是他的梦想,他也一直追逐自己的梦想前进。

  当时,“云南建工”在全国已经是一块叫得响的招牌了,如何让这块牌子在国外也硬得起来?

  2003年,才担任总经理的沈金柱就接手了一块“烫手山芋”,即老挝东昌酒店工程。

  “当时,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很紧急地要求我们放弃这一工程。”原来该工程是东盟峰会的接待酒店,可施工时间离开会只有10个月时间,工期很短,按照合同,沈金柱他们除了建酒店外,还要负责内部装修,甚至每一张床,都是“交钥匙”工程。

  “工程要是完不成,就有政治风险!”这让所有人都压力山大。

  但合同已经签了,怎么办?

  沈金柱决定亲自抓这项工程,他理顺了公司内部体制,将全部权力交给了省建三公司,组织了700多车物资从国内运过去,没日没夜地干。

  最终,沈金柱他们实现了如期交房,体现了真正的中国速度。

  正因如此,老挝副总理亲自给沈金柱颁发了老挝国家发展勋章,沈金柱成为老挝历史上第一个有此荣誉的重庆人。

  退而不休的建筑人

  2008年,沈金柱退休了。这一年,昆明开始修新机场,沈金柱被聘为昆明新机场建设指挥部顾问,同时,也是云南建工机场建设项目组组长。

  昆明新机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包括航站楼、跑道、配套等众多项目,总投资达230亿元。因此,工程也由若干企业承担,而最初,云南建工只是一个“配角”,分到的只是办公楼等很小一块蛋糕。

  最初,新机场航站楼由另一家企业承建。刚开始挖地基,就遇到了大难题,因为地基深度达33米,相当于10层楼高,加上云南又是喀斯特地形,只能人工挖掘。结果5个多月过去了,工程仍未完工。

  为不耽误工程进度,指挥部就准备叫另一公司也加入,这时,该公司却开出了“天价”。趁这个机会,沈金柱就主动提出,“由我们云南建工完成,价格好说。

  很快,省建五公司就进场了。“当时正值雨季,遍地都是泥浆,施工很困难,也没有进度款,我们就自筹资金。”沈金柱也没闲着,施工时,他就打着伞,在现场看着。

  这时的沈金柱已经60岁了,却坚持每天都在现场,让所有人都感动不已。经过56天建设,工程顺利完工。这也让云南建工从配角变成了主角,最终,在机场建设中,拿下了70多个亿的项目,成为承担项目最多的企业。

  “沈总太实干了!”这是很多属下对沈金柱的评价,沈金柱说,这正是因为重庆人能吃苦和勤劳的特质,才铸就了他的个性。

  回想小时候在重庆的生活,沈金柱印象最深的是,10岁后,为贴补家用,他开始在菜园坝码头挑煤,送到急救中心,挑一次几分钱。所以,每次回重庆,他都喜欢在渝中区散步,寻找儿时的记忆。

  “重庆变化太大了。”沈金柱很欣喜重庆的变化,他说,抗战时期,有外国人评价“重庆人太可怜了,每天只能在山上爬上爬下”,可现在,重庆高楼林立,已经是个国际大都市了。

 

  他特意为重庆作了首诗:“从来少年多英才,巴渝豪气今犹在,果然野火烧不尽,春风阵阵扬威来。”诗里无不透露着他的自豪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