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翁故里 戏曲种子又发芽
短短3分钟完成5个串虎跳串前扑、15个扫堂旋子,之后还要唱上一段字正腔圆的快板……在日前举办的江西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大赛颁奖晚会上,27岁的江西省京剧团演员孙振带来的《三岔口》选段赢得了如雷掌声。
走下台的孙振,第一件事却是检查自己带伤的右手腕。“两个月前就扭了,不敢看医生,怕耽误比赛。”孙振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从河南周口到江西南昌工作的第12年,第一次遇上全省性专业戏曲大赛,就摘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种机会太少了!大家都很兴奋,光我们团就有13人参赛。”孙振很感谢这次大赛的举办。
江西是传统的戏曲之乡,曾书写下许多传奇。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由明代才子、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弃官返乡后创作的戏剧“玉茗堂四梦”,这是文学界和戏曲界公认的传世瑰宝;汤显祖也因此被后人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江西上一次举办此类比赛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专家分析认为,赛事“断档”与大环境有关:一方面由于戏曲市场日渐萎靡,渐渐PK不过流行歌曲、电影等新娱乐形态;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戏曲传承不够重视。
复办大赛将这些散落各地的戏曲种子聚拢在一起,重燃了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梦想。
乐平市赣剧团的吴培波形容自己是“久旱逢甘霖”。“基层剧团的演员太缺比赛的磨砺。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学习,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装扮、唱腔、表演等。比赛还让每个人都铆足了劲排练,想展现最好的自己。”吴培波说。
“隔得有点久,但是还不晚。办赛也许在短时间内改变不了戏曲现状,但如果不坚持办,就连希望都没了。”一位台下的老戏曲艺术家喃喃道。
复办的大赛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梨园新一代的困境:他们的命运已和被逼向市场的文艺院团紧紧捆绑在一起。
吴培波一年至少有150天活跃在乡间舞台。“早上9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晚上7点到10点,基本连轴转。”吴培波说,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又是改制院团维持运转的生存之路。
“比赛是排练四五天只演4分钟,而下乡演出大多排练一次演很多场。”吴培波说。
陶麒麟是江西省京剧团退休演员,是孙振私下里“磕了头、敬了茶”的师傅。“去年都没教成孙振一出完整的大戏。”陶麒麟向记者埋怨说,团里的下乡演出任务和商演活动,让师徒二人见面次数不超过10次。但陶麒麟也理解徒弟,因为改制前演员工资是财政拨款,改制后全靠院团接演出赚钱。
他们恰好代表着梨园艺术新一代的两类人。吴培波出身于梨园世家,在祖辈的熏陶下入了行;孙振来自农村贫苦家庭,指望靠一门技艺过上好生活。而当下,少有第三类人投身戏曲行业。
事实上,戏曲青年演员的现状,政府并非没有看到,近些年国家也加大了对戏曲传承的投入。这种自上而下传导的重视,让地方戏曲振兴有了希望。
江西在2014年重启国家级非遗赣剧的招生工作,省文化厅与省赣剧团出资近200万元,送40名新苗赴河北学习基本功。或许,汤翁故里的传统戏曲真正迎来春天,仅靠剧团和演员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但在春天来临之前,更闪闪发光的是这些梦想的种子。
吴培波的信念是“不给奶奶丢脸”。他的奶奶胡瑞华是上世纪的赣剧名旦,也是上世纪发行盒式录音带数量、种类最多的赣剧演员。因此,尽管深知戏曲演员远不如影视剧演员“吃香”,吴培波还是毅然投身这一行当。“盼能在戏剧上有所成就,成角儿太难了。”
而孙振的梦想很大,带着些农村孩子的倔劲。“我想告诉大家,江西也是有京剧团的。”这个河南孩子想在江西把国粹艺术发扬光大。 (新华社 记者袁慧晶)
编辑:孙瑞婷责任编辑:徐婷